张喜娟
今年,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
近年来,宁夏各级紧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以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五大工程”为载体,突出优质均衡,抓住教师关键,强化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通过努力,宁夏率先在西部以省为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每年惠及近20万名学生,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教育云平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位,被教育部列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全域试点。但是宁夏地处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弱项仍然较多,在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需要加大提升力度。
新时代推动宁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治理工作,探索走出省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宁夏新路。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推进不同地区优质均衡发展。针对中心城区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学校建设,将城市建设规划与义务教育学校配置挂钩,优化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义务教育学位配置标准和教育用地保障措施,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对于农业人口较多的县(区),聚焦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学校文化建设,建立与城市高水平学校“结对子”“一对一”帮扶机制,打造集团化办学模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破解优质均衡发展创建中的关键难题。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县(区)内教师定期统筹调配,持续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从教人员津(补)贴,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评比表彰等方面出台倾斜政策,改善乡村学校教职工宿舍和办公条件、发放交通补贴等,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安心从教。注重建强基座,构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新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运用国家为主、宁夏为辅、五级联动、全域贯通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打通平台与平台、应用与资源、空间与终端之间的联结通道,实现一网通、一站式智慧服务,以数字化撬动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还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和帮助,做好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健全适合寄宿生特点的家校合作机制,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生态。
(作者单位:银川阅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