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鸣沙过雁与白马拉缰

张 嵩

鸣沙,是今宁夏中宁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县域东北部的黄河南岸,距县城20余公里,101省道横贯全境。鸣沙在历史上曾留有璀璨的一页。这里在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年)即为会州(会宁)治,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废郡,立为鸣沙镇。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升为鸣沙县。后唐、宋、元各代均在此设州或置县。1949年置鸣沙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改乡置镇。据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四)记载:鸣沙“西枕黄河,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号‘鸣沙’。”在这沙洲之地,每年都有很多的大雁来此栖息。《嘉靖宁夏新志》中就收录有一首佚名所作的诗《鸣沙过雁》:

秋成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

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

诗描写了秋日大雁南去,掠过即将落日的黄河岸边所发出清脆悲凉的叫声,藉此勾出了对戍边征战之人,秋凉以后是否有御寒衣服的担心与寄寓,抒发了作者的忧国情怀,具有边塞诗苍凉、萧瑟的特征,也反映了鸣沙秋日风光优美的景象。“鸣沙过雁”是中卫旧八景之一。清代乾隆年间任职中卫知县的黄恩锡在秋天经过此地,目睹了雁群飞过废弃已久、早已是残垣断壁的鸣沙故城上空,所呈现出的一片荒凉的景象,但未能听到传说中的鸣沙之声。黄恩赐看到雁阵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联想到这里又是黄河的古渡“河津”,他遂将“鸣沙过雁”改为“河津雁字”,纳入重新确定的中卫新十二景当中。黄恩锡在他所写的《中卫各景考》中记录了这段情景:“旧志载‘鸣沙过雁’。锡于宾鸿(大雁)接阵之秋,时至故城(鸣沙故城)。断垣废塔,塌岸荒滩,求其所谓践沙之鸣,既不复得,即闻声顾影,徒为遗墟兴感。而乱流古渡,嘹唳晴空,睹纵横回翔之致,转增烟云飞舞之思矣。”后来也就有人以《河津雁字》作诗:

横斜飞度塞天秋,影入冰纹细细钩。

会得凌空三折意,鹅经底向世间求。

这首诗选自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卷十“艺文编·铭诗”。作者张淦,字雪涛,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其余不详。诗从秋天入手,重点写“雁”,所谓“凌空三折”,以写字笔画曲折多姿比喻雁行,十分形象。“鹅经”,则指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寓意大雁列队飞行变化似书法用笔。这两句的大意为大雁在天空列阵如“人”字,映照大地,仿佛在向世间求教什么真谛。诗有一定的寄思和寓意。

白马,也是属于今宁夏中宁县的一个乡,与鸣沙镇在一条线上,更靠东北,距县城近40公里,因乡境有白马寺而得名。相传很早以前白马这一带土地肥沃但缺水,农作物常常因干旱歉收。有一年南海观音云游到此,看到土地荒芜十分可惜,就手拿净瓶杨柳一点,化作七眼水泉,虽然有了泉水,但还是不够浇灌大片的土地。观音在水草丰美的泉边放养了一匹白马。一天,白马挣脱缰绳,沿着南山坡奔驰起来,时间长了,白马拖着的半截缰绳竟把南山坡拉出了一道壕沟,白马的这一举动被称作“白马拉缰”。人们就顺着这条壕沟挖了一条水渠,把黄河的水引上来灌溉土地,从此五谷丰登,粮食年年丰收。因为观音在此点化了七眼水泉,这条渠就被叫做“七星渠”。人们为了纪念白马的功劳,又在这里建了一座白马寺。若干年后的清代乾隆年间,富有深情且为官清正的云南人黄恩赐过此公干,写下了一首《朝发白马寺》的五律,也许他要表达的就是对这片土地的一片情意:

朝来霁色远,林表出青峰。

雨气浮山翠,风光媚柳浓。

河流遥见水,僧院近闻钟。

初日前村路,登车时正雍。

这首诗出自清《乾隆宁夏府志》卷二十一“艺文·诗”。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前一晚上就借宿在白马寺或白马寺所在的村庄,早晨起来就要赶往另外的地方,所以叫“朝发”。诗主要是描写白马寺周边的晨景:天色初晴,树衬青峰;虽有雨气在苍翠的山间漂浮,但柳烟浓密,风景依然迷人;远处能够望见黄河的流水,近处听见的是寺院的钟声;早晨的阳光刚刚铺洒到通往前村的路上,登车出发正好是早餐的时间。“雍”在这里应是通“饔”,意为熟食或早餐。《墨子·七患》:“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宁夏历代诗词集》对“雍”的注释是“中午”,似乎并不符合诗里所写“朝发”的实际情况。

鸣沙与白马,是中宁县属的两个乡镇,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意蕴。鸣沙北靠黄河,东有牛首山作为天然屏障,道路通衢,历代在此建州立县,曾经是一处军事重镇,而且风景绝美,中卫旧“八景”“十二景”有其一席之地,足以让人遐思迷恋或向往探寻。白马因“白马拉缰”的动人传说而建有白马寺,神话与现实结合,理想和信仰相连,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它们中间的精神纽带,也体现了劳动创造美,也创造了诗歌。诗人作诗,道其美景,这一切都是文化的力量。岁月悠悠如大潮奔涌,却淹没不了文化的赓续,“河津雁字”的队列与和鸣,“白马拉缰”的奔驰与留痕永远值得后来的人们去追思、去探究。

--> 2024-09-18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1930.html 1 鸣沙过雁与白马拉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