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宁安堡

张 嵩

宁安堡,是宁夏中宁县设立县治之前的旧称,其得名早在北魏或隋、唐时期,彼时黄河水运开发,设立渡口,南岸名丰宁渡,北岸名丰安渡,两个码头往来渡船不断,繁忙兴旺。逐渐在南岸丰宁渡附近形成了一个市镇,两个渡口各取一字,名宁安。到了明代为加强宁夏镇西路防卫及渡口安全,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此修筑堡城,名宁安堡,遂成为宁夏镇中卫所辖军事屯堡之一。宁安堡城呈南北长方形,平时只开一南门供进出之用,带有瓮城。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堡东南通灵州、固原,西南通兰靖,为河南冲衢。商贾往来,市集亦稠。”由于宁安堡地处宁夏中部黄河冲击的平原地带,水陆交通便利。陆路西达靖远、兰州,南连固原、平凉,东通环县、庆阳,北接银川;黄河水路木船、皮筏可达包头。正是因为宁安堡黄河渡口的重要性,明朝廷才于此修堡驻军,以守护宁夏镇西路军用物资的转用安全。嘉靖九年(1530年)黄河河道南移,直逼宁安堡城,为防水患,堡城南迁。在堡南三里处另建一堡,名宁安新堡,即今中宁县所辖新堡镇。后洪水退去,河道北移,宁安堡得以保存。清雍正七年(1729年)于堡城设宁安驿站,负责公文传递和接送过往军政官员。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方便管理宁安一带事务,于堡城米粮市东侧设立渠宁巡检司,代表中卫县衙管理渠口、宁安等地事务,其辖区略大于今天的中宁县境。《清一统志·宁夏府二》: 绥安堡(即宁安堡)“在中卫县东南一百三里。明嘉靖七年建。本朝乾隆二十四年设巡检”。民国二年(1913年),宁安堡城增扩,将原城向南延伸至柳青渠畔,并将原城墙增高加宽。外扩部分新辟东、西、南三条大街,开东、南、西三道城门,门为四方形墩台,甃以砖石。随着宁安堡商贸的繁荣,人口不断聚集,已到了可以比肩中卫县的程度。清《乾隆宁夏府志》亦云:“宁安堡当孔道,通商贩,其集市之盛殆与州邑等。”为了便于管理,民国时期的宁夏省府便开始动议设立县治。据《宁夏旧志图解》引述资料记载:宁夏省民政厅建议“拟将中卫县划为两县,以黄河为界,河南增设宁安县,以宁安堡为县城;河北为中卫县,县城仍旧。”后又几经变动,最后勘定以山河桥、胜金关为界东西分县。因黑龙江省有宁安县,为避免重名,取中卫县的“中”字,宁安堡的“宁”字,合二为一,定名为中宁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日,宁夏省府在宁安堡正式挂牌成立中宁县,驻地宁安堡(后改名为宁安镇)。中宁县的设立为当地的社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地理进程及变化,由“堡”转“县”,意义自然非同一般。虽然设立了县治,格局打开了,但宁安堡的历史地位不应被忽视。它承载的岁月荣光在延续,它作为水上交通要冲、驻军屯堡、补给中转等重要角色依旧佩戴着历史的光环。从清代诗人留存的《过宁安堡》一诗中就可以感受到当时的风光景色、田园生活以及自然之美:

绿树烟浓熏远天,潺湲曲水致嫣然。

桥通微径行花底,村带残霞入画边。

好鸟相呼求旧友,良苗秀发错新田。

吟鞭指顾成幽兴,吏已翩翩气若仙。

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卷二十一“艺文·诗”。作者宋维孜,生卒年月不详,有地方资料只记其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后担任过宁夏平罗知县。诗是七律,很接地气,语言清新、明白晓畅。以“绿树烟岚”“潺湲曲水”“桥通微径”“村带残霞”等形象化的字词层层递进,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清代宁安堡的田园美景。再通过“好鸟相呼”“良苗秀发”等拟人化的描绘,顿感“吟鞭指处”,已然“翩翩若仙”,美景“嫣然”,使人沉醉。虽然二百多年过去了,今日捧读此诗,仍然感到温馨、恬静甚至惬意悠悠,没有任何阅读上的时间差异。

当然使宁安堡出名的还是枸杞。民国编纂的《朔方道志》记载:“枸杞宁安堡者最佳”就是明证。明清之际,宁安堡种植的枸杞就已名扬天下,成为名贵药材,被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录入并推广。清乾隆年间担任中卫知县的黄恩赐在其创作的《中卫竹枝词》组诗中就写有一首宁安堡枸杞的诗: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

这首诗选自清代《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卷十“艺文编·铭诗”,是黄恩赐所作《中卫竹枝词》20首组诗其三中的一首。从诗中可以看出清代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人工种植枸杞的生产模式。诗里第一次提到“杞园”,表明枸杞种植在专门的园子里,这也是人工规模化种植和生产的标志。诗作对枸杞的种植时间、药用功能、价格价值等都有表述。为什么宁安堡的枸杞“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这是因为宁安堡地处黄河岸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泥沙带有大量的矿物质,淤积形成的河滩冲积区又含有众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因而这里种植的枸杞有着很高的品质。水利灌溉又非常方便。乾隆年间编著的《甘肃通志》水利条记载:“柳青渠,在中卫县旧宁安堡。地宜枸杞,资渠灌溉。”柳青渠是一条古老的渠,至今仍发挥着作用。渠水源源不断地浇灌,成就了“宁安药果”。所以黄恩赐认为枸杞的种植是“绝胜”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宁安堡的历史文化成就了宁夏枸杞,宁夏枸杞也得以独步天下。

宁安堡有着太多迷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古老的歌谣以及朴素的民风民俗。它在历史的演进中所累积出的是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正是它的厚重才成就了后来中宁县的绝佳地气和更大格局。最美的景色永远在岁月变换的路途之中,唯有坚持不懈地踔厉前行,就一定还会看到这块土地上所闪烁出的夺目光彩。

--> 2024-09-11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0883.html 1 宁安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