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鸣 陈治学 毛 硕 孙振星 实习生 李晨雨 文/图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因绿而变。筑牢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
8月27日至28日,西北五省区政协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五次联席会议在银川召开,围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筑西北地区生态屏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发展”主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和作用,搭建协商平台,广泛凝聚共识,促进西北五省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共同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发展。
“要积极推动建立全国水权交易大市场,建立黄河流域跨省水权交易协调机制,出台跨省水权交易管理办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
“利用中国西北旅游协作区文旅合作机制,逐步构建西部旅游大环线,畅通西北旅游微循环,联合打造丝路主题游、黄河文化游、长征文化游等区域联动线路产品。”
“要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为依托,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
……
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国家相关部委、西北五省区政协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会议主题,从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荒漠化综合治理、文化和生态旅游发展、区域种业协作等方面,深入交流西北五省区的经验做法,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需要国家层面支持的项目和政策建议。
同声才能相应,同气方能相求。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自觉站位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局,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建设中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发展机遇、发挥特色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对外开放,共同为西北五省区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