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莹 见习记者 王春悦
正值暑假期间,数量不断攀升的“呼噜娃”来到医院就诊,家长往往存在“打呼噜=睡得香”的认识误区,为了廓清认识,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主任白永亮。
睡觉打呼噜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在捣鬼
6岁的小明(化名)晚上睡觉经常会打呼噜,而且声音较大,在呼吸的时候总感觉气上不来。小明妈妈带孩子来到医院检查时向医生形容了孩子的情况:“白天容易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就想趁着假期把孩子的病治了。”
在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后,白永亮说,孩子在睡梦中出现打呼噜的现象时,并不是孩子睡得香,事实上,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发出的危险信号,这种病症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需要通过视诊和触诊进行初步判断,进行治疗。如果任由发展,不仅可能会导致腺样体面容影响孩子的发育,还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可能出现短暂性呼吸暂停。
白永亮介绍,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面、鼻咽顶上的组织,在孩子出生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至6岁为增殖旺盛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炎症分泌物刺激腺样体,使其长大,导致孩子出现鼻塞、流涕、反复咳嗽、说话时有鼻音等症状。
孩子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氧分,腺样体肥大会严重缺氧,直接导致供氧不足,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不仅会造成孩子学习困难,还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从外观上看,腺样体肥大会造成面部发育变形,影响孩子的美观,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腺样体肥大早识早治少牵挂
如何诊断并正确医治腺样体肥大?白永亮说,这需要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进行初步判断,可用手指在鼻咽部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辅助检查手段可借助前鼻镜、纤维鼻咽镜、鼻咽侧位片测量、鼻咽部CT检查等。其中,鼻咽侧位X线由于其非侵入性和操作简便等特点,成为腺样体肥大患儿最常用的检查工具之一。
治疗手段主要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正畸治疗。如果孩子症状不典型或症状不重,腺样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萎缩,可通过药物治疗祛除病因,如鼻用气雾剂等,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患儿鼻部的炎症,减少对腺样体的刺激,同时需要定期观察孩子症状。对于5岁以上且症状较重的儿童,尤其是常年有呼吸道症状且打鼾的孩子,腺样体肥大自行痊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建议尽早手术。
白永亮说,腺样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成为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两大主流方式,后者为微创手术,具有精确度高、低温操作、手术快速等优势,不仅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与舒适度,更减轻了患者的术后负担。对已形成“腺样体面容”、口腔出现畸形的孩子,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方案。
他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2至10岁孩子的照护要注重预防,尤其预防感冒,慢性鼻炎孩子勿用手抠鼻,可用生理盐水喷鼻腔以防感染。要保持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改善因睡眠障碍和“腺样体面容”导致的发育不良,对因“腺样体面容”有负面情绪的孩子,家长要关心、爱护和理解,增强其治疗信心,心理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