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瑞利 文/图
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万盛社区妇联执委、社区副主任韩艳琴用无私的母爱为困境儿童筑起温暖的港湾,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受助孩子小亮(化名)的心。
“小亮,你现在是一名中学生了,假期一定要抓紧学习,好好努力是有望考上高中的。”近日,忙完工作的韩艳琴来到小亮家,再三叮嘱小亮利用假期时间把落下的功课补起来,小亮满脸笑容地点头答应。
小亮今年12岁,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单亲家庭,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小亮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2023年,在开展入户工作期间,身体瘦小、性格孤僻的小亮让韩艳琴心生怜悯,当即决定与小亮结对帮扶,成为小亮的“爱心妈妈”。韩艳琴渐渐成了小亮家的常客,每次去看望小亮都会带书籍读物、学习用品和衣服,和小亮聊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小亮和韩艳琴在熟悉中拉近了距离。
由于小亮不愿意和班里小朋友沟通交流,产生了厌学的想法,上学期间经常逃课打游戏或在课堂上趴着睡觉,令老师头疼不已。得知这一情况后,韩艳琴主动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小亮在校学习情况。为了说服小亮能去上学,韩艳琴多次沟通劝导,做小亮的心理工作,还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小亮全方位做思想工作,在学校老师、社会爱心人士的多重关心关爱下,让迷失方向的小亮再次返回校园进行学习。
为了让小亮冬天能有新毛衣穿,韩艳琴买来毛线,一针一线倾注了诚挚的爱。穿上新毛衣的小亮告诉同学,毛衣是“妈妈”为他织的,韩艳琴听后很是感动。今年儿童节期间,韩艳琴来到小亮家,将亲手包的粽子送给小亮和爷爷奶奶,还给小亮送去了精心挑选的衣服和蛋糕,鼓励他好好学习。小亮高兴地说:“‘妈妈’,你包的粽子真好吃,我明年还想吃!”韩艳琴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动情地把小亮搂进怀里,“想吃‘妈妈’就包,让你吃个够!”
韩艳琴经常利用下班时间给小亮辅导作业、陪他聊天。一次次地接触,小亮对韩艳琴的感情越来越深。小亮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就想起韩艳琴。有一次,韩艳琴接到小亮的电话,电话那边小亮焦急地说:“爷爷的医保卡和大病本前段时间丢了,爸爸和爷爷奶奶都不方便出门办理。‘妈妈’,你能陪我去吗?”挂了电话后,韩艳琴连忙带着小亮拿上相关证件前去办理。
韩艳琴说:“给困境中的孩子生活上的关照,心灵上的关爱,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将持续发挥力量,带动更多的妇女姐妹加入到关爱困境儿童的行列,让爱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