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 鸣) 8月7日,随着一声号令,宁夏安能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能达)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一期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区储能及动力电池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放电倍率高、循环寿命长、维护费用低、宽温性强、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发展空间广阔。安能达是专注于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公司,率先在国内研发成功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总投资6亿元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项目,规划产能2GWh,分两期进行。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已落地同心工业园区清洁能源产业园,主要生产二轮、三轮、四轮新能源低速车,便携式储能、通信基站及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电池系统;二期项目总占地面积30亩,建设2万平方米厂房,主要生产圆柱和方形钠离子电池,计划年产值可达12亿元。
“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手机、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电力储能都要用到锂资源(碳酸锂)。全球锂资源75%分布在国外,我国70%的锂依赖于进口,需要解决锂资源‘卡脖子’的难题,降低断供风险。宁夏拥有丰富的制造钠离子电池所需正极原材料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还有磷矿可生产复合型磷酸铁钠。采用宁夏丰富的风能、光伏发电生产钠离子电池,可实现零碳闭环工业园,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港区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安能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顾问何伟宁告诉记者,在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他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依托宁夏资源禀赋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发展钠离子电池。“如今项目成功落地,也是提案建议的一种具体实践,我将持续关注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宁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西部产业新高地。”何伟宁说。
眼下,该项目一期已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启试生产。公司将广泛应用硬碳技术,采用同心县周边丰富的秸秆、无烟煤和石油副产品制作优质负极材料,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与宁夏铝业等企业积极合作,生产集流体铝箔,形成完整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和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为我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缴税7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