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7月30日,对于吴忠市24岁的残疾女孩佳佳来说,是异常难忘的一天。当日下午,由自治区团委、自治区残联联合主办的“阳光助残·情暖塞上”第一届助残志愿服务大赛决赛成绩揭晓,佳佳作为“不尤·破茧”非遗文创助残就业志愿服务项目主讲人,最终斩获金奖,将代表宁夏参加全国大赛。领奖台上的佳佳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与曾经不敢出门、不愿见人的自己判若两人。佳佳的喜人变化离不开吴忠市政府、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关爱帮扶,助其“破茧化蝶”。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8年。因脑瘫致肢体一级残疾的佳佳有个不幸的家庭:母亲二级残疾不具备劳动能力,年逾九旬的姥姥久病卧床。祖孙三人挤住在仅有50平方米的廉租房,面对残疾的妈妈和重病的外婆,巨大的生活压力像块巨石,压得佳佳透不过气来,感到生活无望的她连续2193天没出过家门,只能通过手机和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
当吴忠市妇联干部第一次走进佳佳的家时,大家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难中之难”的家庭走出困境。佳佳曾在手机视频上看到一群残友在做手工,开心的场景令她很向往。从佳佳母亲那里获悉这个情况后,吴忠市妇联建立以妇联执委兜底、专业团队介入、困境妇女自救的“姐妹帮帮团”,为佳佳制定帮扶计划,专人每天负责跟进。据吴忠市妇联副主席黎翠介绍,佳佳虽然失去行动能力,但非常聪明,具有很强的语言天赋和优美的声音。吴忠市妇联联系专业朗诵老师线上线下为佳佳进行指导,让她通过声音表达情感、体会配音的乐趣;妇联还引荐“青峡绣女”创始人李秋梅帮助佳佳,教她技艺,助她自立自强。李秋梅带佳佳出门,像对待自己的姐妹一样,带她品尝吴忠早茶,参观不尤手作基地,让她看到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正在努力奋斗,积极向上,帮助她恢复信心和希望。在李秋梅和团队的帮助下,佳佳从零起步,不到1个月便基本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艺,还发挥她声音的优势,担任起项目宣传工作。
吴忠市妇联和残联开展的“不尤·破茧”项目团队犹如一双爱的翅膀,共同托举着佳佳6年多来第一次走出家门、用优美的声音讲述残疾人创业故事,面对镜头自信展现“姐妹帮帮团”的成效,第一次登台领奖……佳佳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如今,吴忠市住建局为佳佳和家人解决了70余平方米的廉租房,残联为她们在房间中安装了无障碍设施,社会爱心组织捐赠爱心物资,让这个家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的命运在起始就被关上了一扇门,是党和政府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翩翩飞舞的美丽蝴蝶。真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佳佳甜甜地告诉记者,脸上绽放出灿烂而幸福的笑容。
佳佳是吴忠市对困境妇女关爱帮扶的一个缩影,吴忠市将继续精耕细作聚焦“四个结合”,即聚焦问题导向与帮扶结对相结合、资源共享与多元帮扶相结合、统筹协调与个性特点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典型选树相结合,以尊重困境妇女儿童的意愿和需求、维护合法权益为前提,精心精细精准做好困境帮扶工作,确保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