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萍
就诊记录线上存档,信息查询更便捷;处方前置审核为医生和药师双把关,患者用药更安全;处方流转在全区多家药店都可查询,购药更有性价比;疑难慢性病精细化处理,标准化治疗方案让患者更安心……近年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作为发展第一要务,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探索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强化学科建设和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现患者便捷、个性化的医疗体验。
智能前置处方审核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医生,做完胃镜后我忘记取药了,可以给我加个号吗?还有8分钟就要下班了,也不知道来得及不。”临近中午,银川市民孔祥英跑进消化内科康杰医生的诊室。康杰让她挂号后,在电脑上调出她之前的就诊记录,打印出处方单,指着处方单右上角的二维码对孔祥英说:“你用微信扫这个二维码,直接去取药就行,来得及。”
“给患者开完处方后,显示该处方已通过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平台审核,说明处方是合格的。”康杰指着电脑上处方审核通过的通知对记者说。
2019年底,由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批成立并依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的银川市处方审核流转中心,目前已经升级成为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记者了解到,以前医院的处方审核工作都是“事后”进行,即患者缴费结束取药时,药师们会对处方进行简单的人工审核。如果处方有问题,就要给患者退药,而重新排队、退费也会引发患者反感。
现在,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处方的合理性把关。如果医生开具的处方与“药典”或药品说明书等有出入,平台会自动拦截,审方药师会进行二次人工审核,确实存在用药问题,则会发回医生进行修改,从而保障患者拿到的处方都是合格处方。
处方流转 省心省事更放心
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还有一个功能,即处方流转。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杨彩艳告诉记者:“以前在医院开具的处方只能在医院的药房取药。”现在,患者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银川健康广场”上看到药品价格、取药位置等,通过比价格、比距离、比服务,选择在“共享药店”取药、自助取药机或者药品配送上门服务。
近年来,国家对一些谈判药品实行“国谈双通道”政策。而被纳入“国谈双通道”的药品,没有医院开具的处方无法购买。现在患者可以通过处方审核流转中心,到医保局指定的“国谈双通道”定点药店购买。
杨彩艳介绍,国家要求所有的处方均应经过审核合格后方可发药,药师是处方审核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很多基层医院药师配备不足。现在,全区400多家医疗机构都在共享使用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的审方软件,借助互联网优势,进行智能审核,有效解决区域内药师资源匹配不均匀和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精准筛查
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住在金凤区的苏菊珍今年48岁,2023年12月份发现自己的血压不正常。在门诊就诊后,初步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同时伴有双侧肾上腺瘤。为进一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手术,2024年5月15日,苏菊珍来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明确了可以做切除手术。
“我院是区内唯一一家可以自主做肾上腺静脉采血术的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雷海芳告诉记者,对于诊断有原发性醛固酮综合征的患者,肾上腺静脉采血术可以精准指导患者的治疗策略,节约患者就医成本。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国高血压医联体在宁夏设立的分中心,在全区各市县共有157家高血压医联体分中心及成员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芳告诉记者:“中心通过义诊、科普、疑难病例查房等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机制。全区各医联体单位将筛查到的难治性高血压病例上转到省医联体中心,省中心解决不了再将患者继续上转到北京阜外医院进行医治。”每年,自治区各医联体单位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约1000例,上转到省中心约300例至500例,由省中心上转到北京阜外医院不足10例。
处方审核、药品流通、区域互认……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主线,将银川本地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县区,使便民惠民服务成效不断凸显,守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