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月10日说,中方要求菲方撤走非法“坐滩”军舰,避免持续破坏仁爱礁生态环境。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7月8日联合发布《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报告指“坐滩”的菲律宾军舰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据报道,菲律宾“南海特别工作小组”7月9日发表声明,反指中国对南中国海的珊瑚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林剑指出,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南沙群岛珊瑚礁系统和岛礁周边海洋环境。“中方发布的报告清楚表明,导致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及其相关联的活动。这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调查得出的结论。”他说,“中方要求菲方撤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避免持续破坏仁爱礁生态环境。”
有记者追问:菲律宾政府否认了这些指控,并表示实际上中国挖掘泥沙和珊瑚破坏了海洋环境。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刚才我已经阐明,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南沙群岛珊瑚礁系统和岛礁周边海洋环境。”林剑表示,中方有关部门刚刚发布了《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这也表明中方一贯高度重视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此次发布的调查评估报告显示,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良好,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林剑说。
铁证如山
两份“体检报告”坐实菲律宾是南海生态破坏者
这两天,中国官方发布了两份关于南海的重磅报告。一份是7月10日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一份是7月8日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这两份报告都用专业翔实的调查,分别分析了黄岩岛、仁爱礁的生态系统状况,得出了不同的“体检”结论: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而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主要原因是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及其相关联的人类活动。
铁证面前,菲律宾破坏南海生态环境的所作所为一览无余。可笑的是,它又玩起颠倒黑白的老把戏。菲南海特别行动组7月9日发表声明,反指中国对南海的珊瑚礁造成了破坏。菲律宾的虚假叙事掩盖不了它在南海的侵权行为,也误导不了国际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坐实它是南海生态的破坏者。
基于卫星遥感和现场调查数据,中方发现,菲那艘破烂不堪、非法“坐滩”25年的军舰,已经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究其原因,不断锈蚀破损的军舰以及舰上的人类活动,正是罪魁祸首。中方要求菲方撤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既是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当之举,也是为了避免仁爱礁生态系统持续遭到破坏,是对海洋环境的高度负责。
事实上,除了中方这次发布的报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年3月的一篇报道也提到,10年前,CNN前记者托马斯·茨勒曾与菲海军陆战队队员一起住在这艘老鼠和蟑螂横行的生锈破船上。他们自己捕鱼,在船上烹饪大部分食物。不难想象,时至今日,这艘船上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多少!
相比之下,中国保护监管下的黄岩岛生态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根据中方多家专业部门和机构5月至6月联合展开的调查,黄岩岛海域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均为一类,鱼类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烃等污染物残留量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造礁石珊瑚群落状况良好,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丰富。
这一调查结果,是中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成效的一个映射。多年来,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到科学研究与生态修复,再到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中国在保护南海海洋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那么,菲律宾是怎么做的呢?它在南海的生态破坏和非法捕捞行为屡禁不绝,对南海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202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与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局联合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菲律宾捕获的鱼类中有27%至40%是非法捕捞,商业渔民每年未报告的鱼产量超过42万公吨。
谁是南海环境的破坏者,事实清清楚楚。菲律宾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尽早将非法“坐滩”军舰清走,避免持续破坏仁爱礁生态环境。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