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见习记者 郭思萍
还记得美丽的视障女孩马奕菲吗?7月9日,马奕菲利用暑假时间回到家乡,开启在银川的精彩暑期生活。今年暑期,她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参加2024全国盲童夏令营“追光”宣讲团,为全国的盲童小朋友宣讲她的励志故事,鼓励孩子们勇敢追光。
曾经,马奕菲看得见光线和色彩,但在6个月大时被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2岁时双目完全失明。马奕菲说,在家人帮助下,她报名上了钢琴课,试着开始敲击钢琴键。由于看不到乐谱,需要老师先把谱子念出来,然后马奕菲把每个音符记在脑子里。“最关键的是,我无法准确辨别相邻琴键的位置,手指经常按错,这样弹出来的音也是不准的。”为了找准琴键的位置,她只有反复练习,一段简单的曲子通常要练习数百遍甚至上千遍才能弹准。在不断努力之下,马奕菲多次获得全国性钢琴比赛奖项,9岁那年,她在宁夏大学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演奏了十几首钢琴曲。
在成功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那年,马奕菲有了新的想法,她向父母提出,想要学小提琴。小提琴是公认最难学的乐器之一,各种弓法都需要手、眼和身体的高度协调,马奕菲看不到老师的示范动作,只能摸着老师的手、胳膊和背,用触觉去感受老师的动作,自己再去模仿。每次上课时,马奕菲会提前把谱子背下来,通过摸索老师的肢体,把每个动作刻在心里,反复练习。在花样的年龄,马奕菲选择了近乎苦行僧一般的学习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钢琴八级和小提琴五级考试中,马奕菲都是一次通过。随着演奏水平日臻成熟,她开始参加音乐演出,于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技惊四座,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观众的掌声、纷至沓来的荣誉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她坚定地选择参加艺术类高考。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表演之后,她开始全力备战艺术专业课考试。2023年3月,马奕菲参加星海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课校考,取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当年高考获得了485分的成绩,被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录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谁说视障者的未来就只能面对黑暗?我能做到的,相信大家下功夫也能做到,人生只有一次,要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宣讲中,马奕菲告诉大家,面对困难,首先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通过努力一定会战胜困难。她说,自己虽然在千里之外的异地上大学,但校园氛围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在帮她,通过读屏软件等现代工具的辅助,她和外界沟通也非常顺畅,让她度过了快乐的校园时光。她的奋斗经历鼓励了在座的盲童,提振了大家的信心。来自青海省的盲童马得玮听了宣讲报告后,充满期待地说:“听了姐姐的故事,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我一定要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