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倩 文/图
在兴庆区富宁街自强社区,83岁高龄的邱应龙可是个名人,他主持的“邱老爷子说事室”成了社区治理中的黏合剂与润滑油,平时居民家有了矛盾、纠纷,都喜欢找邱应龙帮忙。
一间小平房里,一张桌子和一个沙发就是“邱老爷子说事室”的全部家当,这个小屋也是小区最热闹的地方。小区里的刘爷爷喜欢喝酒,可一喝醉脾气就见长。老伴赵奶奶苦不堪言,因为没有和孩子们一起住,她没地诉苦,只好向邱老爷子求援。邱应龙把爱喝酒的刘爷爷找来,劝说道:“老两口年龄大了,相互都是依靠,老伴要是不在你连个饭都吃不上,所以不能一喝酒就发脾气。”刘爷爷经邱应龙这个老大哥一劝,真把话听进去了,从此之后酒喝得少了,也不向老伴发脾气了。
邱应龙把他的调解经历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它是我的工作记录,也是学习笔记,更是一本民情日记。”邱老爷子不仅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纠纷的具体经过、调解结果、思考与建议,还详细记录着街坊邻居们反映的诉求和心声。
邱应龙喜欢养花种草,不仅在自家种,社区每年的绿化工作也都由他来操心。在团结小区6号楼南侧有一块绿地,花香四溢,居民都管这块绿地叫“邱老爷子花果园”。但在2003年之前这里却是一个建筑垃圾场,邱老爷子雇来农用拖拉机进行了整理后种上了花草树木,自此垃圾场彻底变成了大伙茶余饭后休闲的小花园。
不仅如此,邱应龙还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好邻居,谁家有事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力去帮。邻居王益民突患脑溢血,身体瘫痪,家境困难,生活不能自理,邱应龙长期坚持照顾,还自掏腰包给王益民买了轮椅。得知社区女孩小莉(化名)成了孤儿,邱应龙主动向社区申请为女孩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在社区的安排下,邱应龙成为女孩的监护人,并承诺:“只要有爷爷吃的半口,就有姑娘吃的一口”。
邱应龙的热心肠感染了身边很多人,让许多居民也一起加入到小区的公益事业当中,更好地配合社区开展日常工作。这些年来,邱应龙先后获得“自治区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这里是我生活的家园,我将继续发挥光和热,从平凡小事做起,发挥好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榜样作用。”邱应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