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民间器乐口弦代表性传承人安宇歌:

守望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髓

安宇歌,1957年出生,宁夏银川市人,宁夏文化馆正高级研究员。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器乐口弦)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安宇歌设计制作的专利组合式口弦。

安宇歌制作的各种口弦。(武宇林摄于2018年7月)

曼陀林乐器(引自网络)。

2018年安宇歌和其子李旭共同设计制作的电子魔幻口弦琴。

口弦是一种民间小型乐器,多用于自娱自乐,我国西北等很多地区都有流行,在其他国家也可见类似的民间小型乐器。口弦是人类的第一乐器,体现了人类先民最初的乐性思维,具有重要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价值。我国口弦艺术发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以女娲作簧的上古传说为核心,形成了代代不绝、传承有序的音乐艺术传统。自汉代金属口簧出现以来,口弦艺术在音域调式、艺术表达等方面更有巨大的进步,并由此形成了“南竹北铁”的演奏和制作传统。2006年,宁夏民间乐器泥哇呜、口弦等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宇歌介绍,宁夏口弦可分两种:竹制长三寸,扯线发音;铁制长一寸半,拨簧发音。口弦两端亦可系上彩色的丝穗、珠子等缀饰,犹如工艺品。在宁夏地区,口弦主要流行于吴忠、西吉、海原、固原一带的农村妇女之中。她们往往用弹口弦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口弦的音调柔美深沉,节奏多变,或如“雀儿舌头”,似枝头鸟雀欢乐明快的啼叫声;或如泣如诉叙述生活场景;或如雨后的廊檐滴水;或如驼铃在旅途叮咚作响。宁夏口弦不仅兼容南北,同时与新疆乃至丝绸之路上的一些中亚古国的口弦艺术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在世界口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安宇歌的口弦技艺源于母亲安妮。安妮原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声乐演员,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初,是年二十五岁的她义无反顾来到宁夏支边,在宁夏歌舞团工作了几十年。其间,她为宁夏的民间艺术花儿民歌、口弦的挖掘与传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宁夏的民间艺术事业。安宇歌回忆道:“我是趴在母亲的背上,听着母亲弹奏着这首流传了上千年的《廊檐滴水》度过了美好的幼年与童年时光。记得1991年的春节专题晚会《神州流韵》,母亲带着我以一首《一路欢笑一路歌》的口弦弹唱,第一次站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同年我第一次用口弦独奏的形式参加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大赛并获得了银奖;1998年随中央代表团赴广西参加广西成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以一首《口弦一弹山回音》第一次参加了大型电视直播晚会。一个个的第一次,是母亲一路带着我,把小小的口弦当作一个伟大的事业向前奔跑着……”安宇歌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十几岁时已基本掌握了竹、铁口弦的弹奏技巧,还深入地学习了口弦制作技艺。随后,在与母亲下乡调研采风期间向当地妇女们学习口弦,掌握了更多的传统口弦令、曲。工作后,先后在铁路、工厂、文化馆担任文化辅导员,从那时起就经常活跃在各类舞台上,向国内外展示口弦艺术,颇受好评,被誉为“口弦皇后”。她是宁夏全面掌握竹、铁口弦弹奏及制作技艺的代表性艺人,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口弦弹奏、制作、研究和传承工作。在保持民间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制作了多种形状、材质的口弦,获得三项国家级专利、三项版权,并建立了口弦展示厅,2012年编著出版了《宁夏回族口弦》。

笔者因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关系,与安宇歌接触较早。2007年曾聘请她为“宁夏首届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民歌培训班”的50多名学员授课并现场演示口弦。十多年前,笔者为了解宁夏回族刺绣及剪纸,曾来到安宇歌家中,观看了其母多年收藏的宁夏回族民间艺术品,有回族刺绣鞋垫、服饰、银饰、口弦、剪纸等。多年来,安宇歌潜心于宁夏民间口弦的制作实践与研究,在她家中放有一台老式缝纫机架子,其台面便是她的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有钳子、榔头、木板、竹板、弹簧等,在她手工制作口弦的“小车间”里,先后精心制作出了各式各样不同材质的口弦。

2012年12月,笔者等来到安宇歌的工作单位宁夏文化馆进行了首次访谈。2021年1月,又通过微信再次访谈安宇歌,对其近年来的口弦传承活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2012年以来,安宇歌多次在国际舞台上演奏口弦,先后赴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太平洋岛国毛里求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柬埔寨首都金边、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等参加世界口弦琴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也曾到香港及台湾的台北和高雄地区,参加“丝路驿站神奇宁夏”等宁夏旅游推介活动。安宇歌和其子李旭于2016年注册成立的“回响民间乐器工作室”,成为对外宣传民间器乐口弦的窗口。母子俩潜心设计制作了上百件口弦作品及口弦乐器衍生品,多次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奖项,也应邀参加国内的各类展演活动。曾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中国民歌大会》的56个民族“十一”晚会的口弦演奏节目、“中国乐器大赛”节目。参加了北京世界园林博览会的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受邀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参加了“大地回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北京农展馆的亚洲文化旅游展。到上海参加了“国韵雅乐·丝绸之路上的民间乐器”活动及第九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到山东潍坊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和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参评活动,其口弦作品荣获金奖。参加了第五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其工作室的手工口弦作品荣获银奖。还参加了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在中国传统乐器技艺竞技中连获四个奖项。到甘肃敦煌参加了2019丝路技艺·西北五省区非遗展演。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参加了国际口弦研讨会。到福建厦门参加了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进行了口弦展演。还参加了2020年上海进博会及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安宇歌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及全国各地进行口弦的演奏和展示活动,也在宁夏本地积极开展口弦传承工作,2016年曾在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文化部培训班上,给全区民间乐器传承人培训口弦技艺,同时在多所中小学教授传统文化课程,努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017年,安宇歌在银川举办了国内首场口弦琴专场音乐会,演奏了《廊檐滴水》《骆驼玲》《星月映辉》《心弦》《茉莉花》等十八首口弦曲目,获得观众高度赞扬。

安宇歌热爱口弦、传承口弦,几十年如一日,为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器乐口弦尽心竭力、矢志不渝,至今耕耘不止,于2018年被认定为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

(本文摘自《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银川卷》作者:武宇林 杜 丹 张 洁 马慧玲 图片为书内插图)

--> 2024-06-27 民间器乐口弦代表性传承人安宇歌: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7550.html 1 守望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