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4年捐助16余万元

泾源农民禹光荣用心传递爱的“接力棒”

禹光荣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介绍种子驯化繁育情况。

本报记者 单 瑞 文/图

2024年宁夏高考分数刚刚公布,禹光荣就忙起来了。

“书记,你了解一下今年村里考上大学的娃娃有几个,哪些需要资助,到时候联系我。”“老刘,看看你身边有没有困难家庭孩子考上大学的,我可以资助一些。”……最近一段时间,固原市泾源县大雪山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禹光荣每天晚上要打几通这样的电话,忙碌的一天才算真正结束。

今年是禹光荣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捐资助学的第4年,他打算对接20位困难大学生,每人帮扶500元。

禹光荣是农民,以几亩薄田养家糊口。两个儿子陆续长大,生活却越发捉襟见肘,他决定外出务工供两个儿子读书。在陕西割过麦子、在内蒙古下过矿……1991年,禹光荣在四处打工的漫长岁月里,深感自己因没有文化吃了很多亏,所以不想让下一代也和他一样。

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2013年,禹光荣的大儿子顺利考上大学,但禹光荣却是人前高兴人后愁:“好几千元的学费从哪来?”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和银川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伸出援手给予孩子资助。后来,小儿子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顺利读完大学。

2017年,在外打工多年后,禹光荣决定回村种植中药材。

“先进村是泾源县中药材种植重点村之一,当年,我贷款46万元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刺嫩芽、无刺花椒、芍药、连翘等从事野生中药材种子驯化繁育。”禹光荣说。

驯化繁育野生中药材种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和尝试后,2020年,禹光荣终于克服困难成功驯化繁育野生中药材种子,并被聘为自治区科技特派员。

在禹光荣看来,要想改变家乡面貌,必须鼓励支持困难家庭孩子立志进取,树立远大目标,认真努力读书,为乡村振兴培养后备人才。所以,合作社开始盈利后,他并没有享受生活,而是以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的方式回馈社会。

2021年资助4名,2022年资助16名,2023年资助20名,2024年为44名幼儿园小朋友捐赠防寒保暖棉衣……4年来,他累计捐助金额16余万元,资助范围也从本村慢慢扩展到了全乡。他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财富多少,而在于奉献社会的大小。我是这样想的,也是朝这个方向做的。”

有时候,无意间撒下一颗种子,某一天阳光、空气正好,它就生长出来了。

“爸,如果你退休了,我会把捐资助学的事接着干下去。”如今,禹光荣的两个儿子已经研究生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听到孩子们的话,禹光荣觉得自己坚持捐资助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是农民出身,从小生长在固原这片土地上,看到孩子们能快快乐乐上学,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面对未来,禹光荣坦言,将尽己所能继续奔走在奉献爱心的公益路上,为需要帮助的困难孩子送去资助和温暖。

--> 2024-06-27 4年捐助16余万元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7540.html 1 泾源农民禹光荣用心传递爱的“接力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