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老有所养急盼补齐人才队伍短板

——宁夏12345热线转办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社情民意信息助力破解康养产业发展人才瓶颈

本报记者 陈 敏

近日,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通过宁夏“互联网+政协”平台提交《康养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亟待关注》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民政厅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安排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携手西北各省区构建康养旅游区域联盟,有力助推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但康养产业人才匮乏仍是突出问题。

“人力资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康养产业发展的掣肘。”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康养产业涵盖医疗护理、养老护理、康复服务等方面。调研发现康养产业人才短板主要表现在:各层次专业人才和从业人员存在缺口,高职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开设数量和招生形势不容乐观,高层次管理人才供给不充分,康养服务人员未经过多元化课程培训,服务仅限于整合老龄人的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针对这些短板问题,建议及时响应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借力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通过职业教育校企共建模式,扩建、打造优质康养服务专业,订单式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医疗知识、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康养护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夯实康养产业人才支撑。建立定向培养培训基地,针对不同层次康养产业人才设立不同层次培训方向,打造覆盖职业培训、中层专业管理人才、专项高端人才分门别类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加大康养产业服务人才培养力度。

《宁夏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本科、高职、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到2025年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不少于10所。我区依托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区内20家单位建设和培育宁夏健康养老现代产业学院3所,设置健康养老相关专业,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为社会培养健康养老服务人才。

目前,我区已有1所高等院校、3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院校开设了康养及相关专业。各地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机构全面落实管理人员和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全部经过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率100%。

“养老护理人才职业发展出现‘独木桥’‘天花板’问题,要做活康养产业人才‘引育留用’文章,完善康养专业人员技能评价标准,畅通康养服务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2023年底我区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允许高校毕业年度学生直接参加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支持市、县(区)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导向由“低端普惠”转向“高端引领”。今年5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宁夏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2024年版)》,加大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工种培训力度;《关于做好2024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新开设养老护理专业职称评审,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评发初、中、高级职称。我区积极推进职称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宁夏回族自治区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正在面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拟打通医疗与养老机构职业人才跨界融合通道,推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向流动互通的用人模式。

--> 2024-06-24 ——宁夏12345热线转办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社情民意信息助力破解康养产业发展人才瓶颈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7357.html 1 老有所养急盼补齐人才队伍短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