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莹) 近日,自治区人民医院多学科联手勇闯“雷区”,成功为肾功能衰竭患者切除嗜铬细胞瘤,该病例在全国实属罕见。
32岁的曲先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近两年,他数次出现昏厥症状,伴有头晕、呕吐及心悸。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监测血压最高达260/140mmHg,经查后显示左侧肾上腺肿瘤,大小约5.0厘米×4.8厘米,初步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致使患者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且对心脏、脑血管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手术,堪称手术‘雷区’,术中操作可能会刺激肿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而肿瘤切除后,因激素急速降低,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甚至休克。”相关医生说,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出血,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更为棘手的是,曲先生合并肾功能衰竭,围手术期可能存在药物排泄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及围手术期的管理难度。
在了解到患者及家属的经历后,医院组织心内科、肾内科、麻醉科、ICU、内分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进行大讨论,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治疗方案,并成功实施手术。患者于术后第2天从ICU转回普通病房,目前患者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