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 敏) 近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甲烷排放控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完善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推进能源领域甲烷排放控制、推进农业领域甲烷排放控制等8个方面重点任务,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与甲烷排放控制协同,科学、合理、有序控制全区甲烷排放。
《方案》明确甲烷排放控制重点任务。完善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甲烷排放监测试点,探索开展无人机、卫星遥感反演等甲烷监测能力试点建设;落实重点行业企业甲烷排放核算和报告制度,推动煤矿、油气田、养殖场、垃圾填埋场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大型排放源定期报告甲烷排放数据,建立全区甲烷排放图谱与时间序列数据库。推进能源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强化甲烷综合利用,建设煤层气勘查开发示范区,鼓励引导煤炭企业因地制宜开展煤矿瓦斯回收利用,到2025年,全区煤矿瓦斯年利用量达到800万立方米。推进农业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建立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探索实施畜禽粪污养分平衡管理,探索沼气、生物天然气终端利用激励约束机制,到2025年全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有序推进稻田甲烷排放控制,形成高产低排放水稻种植模式。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甲烷排放控制,到2025年,银川市全面建成、其他地级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以上;全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以上。
按照《方案》要求,我区还将加强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加强技术创新和甲烷排放控制监管,加快构建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加强甲烷治理交流合作,有力有序有效控制甲烷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