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厚植履职沃土 “商量”开出繁花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宁夏综述

本报记者 陈 敏 梁 静

塞上四月,春林初盛,风暖花香。

4月15日至17日,经中央网信办批准,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和人民政协报社指导,人民政协网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宁夏。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央广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法治网、人民政协网、团结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参加采访活动。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发起于2022年,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各地政协搭建的“有事好商量”等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平台,充分展示各地政协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3年,该活动荣获中央网信办“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精品项目”之一。3天时间里,采访团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城市社区、踏访政协故事、聆听委员声音,将笔触与镜头对准宁夏,在一线记录,用真情讲述,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宁夏各级政协组织开展“有事好商量”、委员会客室、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双月协商”、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等活动经验和工作成效。

4月15日,采访团首站走进自治区政协,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自治区政协2023年的履职成绩单。采访团了解到,自治区政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把群众的“小事”作为政协的“大事”,聚焦交通、医疗、困难群体帮扶等民生领域,助推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协调解决解放西路“禁左”影响沿街商户经营和群众出行问题、推动解决中海国际两小区地下车库渗漏水问题、协调解决1000多名环卫工人欠发工资问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正是去年宁夏政协助力解决民生实事的例证”“内心暖暖的,让我真正感受到‘人民政协为人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宁夏政协点个赞……”采访团记者畅谈座谈感受时说。

离开自治区政协机关,采访团马不停蹄来到贺兰县金贵镇蔬菜种植基地。2023年8月,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建立三级政协委员服务“六特”产业工作站,分别以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为工作站命名,广泛开展“送技术、送服务、送政策”三下乡活动。

“金贵镇蔬菜种植基地是我经常送技术下乡的地方,也是宁夏政协农业界别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及工作站委员履职的服务点。”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物保护科科长、首席专家刘媛介绍。

“2021年,番茄潜叶蛾入侵宁夏,很多种植户因不了解其危害,导致不少大棚损失惨重。”作为自治区政协专家委员服务“六特”产业(冷凉蔬菜)工作站牵头委员,刘媛带领工作站几名委员在贺兰县蔬菜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去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组织农户集中培训……刘媛不仅带领工作站委员送技术到田间解决农户实际问题,还在不同层级分别结对联系一些思想认识足、积极性高、关心农业发展的界别群众,通过他们去影响更多群众,不断扩大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目前,该工作站已开展技术服务136次,服务基地、农业经营主体等56家,组织培训75场次,培训人数1.5万余人次。

围绕民生关切发挥政协优势,聚焦弱势群体强化委员担当,是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贺兰县政协把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作为履职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口协商、“有事好商量”协商,先后设立了“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政协委员“爱益相随”实践基地,创新打造“爱”的系列履职品牌。4月16日上午,采访团来到贺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详细了解设立于此的贺兰县政协委员“爱益相随”实践基地活动情况。

对齐折叠、仔细粘贴、最后成型……肢体残疾人徐天军认真制作着包装盒,看似简单的工作,于他而言十分可贵,为他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现在每月都有一定收入,从毫无劳动能力变得有技能有价值,让我一下子有了生活的动力。”徐天军说。这得益于政协委员“爱益相随”实践基地的建立,针对残疾人需求,按照委员界别特色建立技能服务、就业创业、志愿服务、文体教育、医卫服务、法律援助6个服务团队,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助解实际困难。2023年,实践基地组织开展3次“有事好商量”活动、1次残疾人法律宣讲、3次爱心捐赠,筹措资金19.5万元帮助残疾人康复中心配备了磁刺激仪,开通了VB-MAPP评估管理系统。

白墙黑顶,静谧优美,采访团来到位于如意湖畔的贺兰县文创基地,实地踏访“一件提案一座院”的协商故事。2018年,贺兰县政协文化艺术新闻界别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反映由于缺少固定场所,一些文艺工作者“蜗居”创作、人才培养青黄不接的现象。经过提案办理协商,促成宁夏首个县级文创基地在贺兰落成。贺兰县政协依托文创基地打造了教科文卫体委界别委员工作室和吴艺贤委员会客室,开展委员读书、书画进校园、社情民意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履职活动。

“截至目前,银川市已建成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214个,老年助餐服务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社区食堂+多元供给’格局基本形成。”4月16日下午,采访团走进银川市政协,现场观摩“优化养老健康服务 推进社区养老餐饮 助推‘银发经济’”双月协商座谈会。会议现场,银川市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随着银川市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营养化、品质化的特点,原有的“老饭桌”运营方式已不适应现实需求,甚至部分老年助餐点面临不靠政府补贴就无法运营下去的窘迫局面。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座谈会现场,在政协搭台下,银川市民政、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政协委员、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社区及居民代表等,围绕小区养老餐饮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展开热烈交流。委员们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服务型社区食堂,降低人力、食材、物业成本,借力“互联网+”把社区食堂服务向社会延伸,引导和鼓励社区食堂经营者扩大服务范围等建议,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银川市政协副主席张正标介绍,双月协商座谈会作为银川市政协探索协商形式的创新之举,是着眼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提高议政建言质量,探索推进的一种新的协商形式,通过以界别为基础、以专题为内容、以对口为纽带、以座谈为方法,把调研、监督与协商融为一体,每两个月就相关议题推进委员与市直相关部门进行定期座谈交流、互动协商、增进共识,是发挥政协优势、凝聚思想共识、共谋科学发展的协商平台,也是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履职建言、展示风采的重要载体,起到了增加协商密度、增加交流力度、增加共识程度的作用。

4月17日,采访团一行来到青铜峡市。“‘青’你来协商 有事好商量”是青铜峡市政协的特色协商品牌,依托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室等协商平台,开展“有事好商量”等协商议事活动。在甘城子葡萄酒产区,采访团沿着产区道路一路前行,了解到今年3月,三级政协委员联络小组为优化产区道路交通安全,助推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健康发展,提出《关于为甘城子葡萄酒产区道路安装减速带和交通标识牌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与青铜峡市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促成相关部门为甘城子葡萄酒产区安装减速带10条、振荡标线5处。

2023年,青铜峡市政协为推动葡萄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甘城子葡萄酒产区皇蔻酒庄建成三级委员联络小组活动室,通过交流协商,提出了“深化葡萄酒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融合发展,打造‘葡萄酒+文旅品牌’”“打通酒庄与酒庄间的道路交通连接,便利经营休闲观光旅游出行”等建议,助力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

在青铜峡市青峡绣女手工艺品编织有限公司,采访团成员和吴忠市、青铜峡市两级政协委员,青峡绣女手工编织协会会长,编织绳结“非遗”传承人李秋梅,以及公司车间手工艺编织员工深入交流。青铜峡市青峡绣女手工编织协会2016年12月成立,以“协会+车间+手工女能人”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青铜峡黄河楼社区、南苑社区、唐源社区等弱势群体从事手工加工生产和家政服务活动。2022年1月,青铜峡市政协充分发挥李秋梅委员作用,在社区及残疾人康复中心开设手工编织创新创业培训基地,设立“李秋梅委员会客室”,更好推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创业增收、自立自强。今年45岁的肢体四级残疾人郑韶华动情地说:“是秋梅姐姐带我走出了心理障碍,让我学会了一门手艺,拿到了手工编织师证,收入从原来每月400元增长到1500元,我非常感谢她。”

“宁夏,值得点赞!”

“紧凑而充实,收获很多,不虚此行。”

“每一个采访点,都是一个‘中国式商量’的精彩故事。”

“感受到政协组织的勃勃生机,感受到政协人的热情与担当。”……采访团一致表示,要把此次采访的所感所获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呈现出来,用更多精品力作,宣传推介宁夏,讲好宁夏的“中国式商量”故事,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结新果、出新彩。

“要么在采访途中,要么处于写稿状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部副主任邓浩说,在宁夏采访过程中,每天都有新闻点,了解到宁夏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们许多感人的履职故事,也看到了政协在协商助力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将用好自己的镜头和笔触,把这些“中国式商量”故事讲好。

“宁夏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会把在宁夏看到的、感受到的美好,通过报道分享给更多人。”人民政协网主持人袁世鼎说,3天深入采访,让他认识了许多宁夏各级政协委员,跟随他们的脚步,看到委员们是怎样通过协商平台发挥作用,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式商量”的宁夏实践。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观察员李华锡说:“我和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一起参与这次活动,以青春视角感受‘中国式商量’的宁夏故事。我们会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把宁夏正在发生的生动故事和鲜活案例融入思政课堂,以青年视角积极向同学们宣讲此次实践成果,充分运用短视频、vlog、图解、H5、条漫等融媒手段,激励高校师生及广大青年网民在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不断砥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践力量。”

--> 2024-04-29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宁夏综述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4943.html 1 厚植履职沃土 “商量”开出繁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