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 婧) 4月18日,记者获悉,今年原州区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1.9万亩,涉及黄铎堡、三营、头营等8个乡镇。
在原州区黄铎堡镇铁沟村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据了解,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共分11个片区42个灌溉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等,将新建蓄水池4座,泵站9座,铺设干管及分干管607.18千米,土壤改良3.02万亩,增施有机肥6039吨。该项目于3月14日开工建设,计划4月底建成交付使用。
“今年原州区实施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5.42万亩,总投资12666万元,全部可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原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马军介绍。
近年来,原州区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提升耕地地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将“巴掌田”整合成“大条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底,原州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7.6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26.67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3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