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奔走田间地头 助力农特产品发展

——访宁夏金双米粮油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苏伟东

本报记者 郝 婧

他是全国200名“百强乡土人才”之一,作为一名高级农艺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科技和生产工作一线,致力于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搭建“企业+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平台。2021年,主持实施的《基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宁夏大米精准绿色防霉保鲜技术研创》获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支持实施。2022年7月,牵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银川市科技局重点项目获得财政支持。先后联合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件,主持或参与地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15个。

他就是高级农艺师,现任宁夏金双禾粮油有限公司技术部兼办公室主任苏伟东。

持之以恒 开启终身事业

2008年,苏伟东从原单位辞职后从事灵武长枣销售。多年来,苏伟东坚持果蔬保鲜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改进果蔬保鲜技术。

灵武长枣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所产鲜食果味鲜美、质地酥脆、汁果肉白绿色、可食率和营养价值高,但不易储存,常温下易失水、果肉褐变,只能在周边进行零散销售,种植户种植兴致越来越低。走在枣田里,苏伟东看到灵武长枣掉落在地里,更坚定了他通过创新手段改进保鲜技术的决心,希望通过研究提高保鲜时间和保鲜品质。

最开始,苏伟东和团队研究开发出半地下室的土窖,将灵武长枣储藏在土窖中,投资小保鲜时间长,他们研究开发的“生物保鲜米保鲜膜”,保鲜期可延长至10天左右,但储量有限,仅适宜一家一户或几户。

随着长枣产量逐年提高,对保鲜时间和保鲜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尝试用‘机械保鲜冷库+生物保鲜剂+纳米保鲜膜’的模式来延长鲜枣货架期,这个提议不但得到企业的支持,也使灵武长枣保鲜从此走上阳光大道。”苏伟东告诉记者,灵武长枣应用该项技术鲜枣货架期延长了30多天,灵武长枣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

乘胜追击,苏伟东团队又陆续开发出复式相温保鲜气调库,应用现有的保鲜技术使灵武长枣保鲜期可达100天。除了灵武长枣的保鲜,他还将保鲜知识运用到更多的农产品。

不忘初心 宣传新兴农业

苏伟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艰辛的生活,让他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作为农民的孩子,苏伟东在学习到农业知识后,也更加希望通过创新研究农业技术来服务大众。“虽然研究过程漫长,但只要结果是好的,我便又充满干劲。”看着保鲜品质越来越好的农产品,苏伟东对发展新型农业充满了希望。

他们研究开发的“低温快速微回技术”保鲜水果,水果非但不会因为时间流逝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反而会使糖度提升,品质会更好。在鲜果季时储存、保鲜水果,在非鲜果季时供应市场,从而达到鲜果常年、错峰、远程销售。

多年的勤奋努力换来了非凡的业绩,2022年4月,被评为银川高新区2022年度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4月,苏伟东被银川市党委和政府授予“银川市劳动模范”。回顾过去,他在基层务农中奠定了农业知识基础,在技术创新研究中实现了农产品提质增效,在乡村振兴宣传工作中进一步扩大了创新技术的影响力。

--> 2024-04-18 ——访宁夏金双米粮油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苏伟东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4408.html 1 奔走田间地头 助力农特产品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