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西藏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期间,漫山遍野的桃树下人头攒动,除了打卡拍照的游客外,景区内还有许多人在忙碌。
凭借得天独厚的桃花资源,林芝的“桃花经济”玩出了花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270亩桃花园干净整洁,园内有人在打扫卫生,有人在为游客牵马拍照,还有人在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在桃花园外,尼洋河的河滩上有人一边植树,一边唱歌。
“在景区干活的是和我一样的村民。”尼玛曲吉收起扫把、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她的排班:上周在河滩上种植桃树,本周在桃花园里打扫卫生。记者看到,嘎拉村村民在桃花节期间的排班十分详细,票务、卫生、经营、劳务等环节分工明确。“我们把村民分成4个组,排了值班表。事情太多,我们现在有33户148人,都有点不够用。”记者见到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时,他正穿着当地传统服饰,在长椅上摆弄箭具,“今天我负责在射箭场值班,刚刚就有游客来体验项目。”
“河滩的生态修复是今年的新项目,种树一天可以挣260元;村民在桃花园的经营项目收入进自己腰包,不用参与分红;门票收入参与集体分红。”尼玛多吉告诉记者,排班交替轮换,大家都有机会在经营项目上挣钱,也可以挣劳务收入。
2023年,嘎拉村桃花园接待游客达11万余人次,景区门票及二次消费收入达341万余元。上个月,该村年度分红及发放劳务工资等共计380.6万元,户均分红11.4万余元。
在林芝市波密县桃花谷的倾多镇古通村,目前有3家民宿。“桃花开的时候基本都能住满。”村民洛松顿珠介绍,他家民宿是村里最大的一家,共有7间客房,最近每日还为游客提供藏装和藏餐体验服务。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全家人一起摘桃子。这是我的童年回忆。”朵当村村民尼玛德吉说,自己记得儿时母亲去城里卖桃子,背着桃筐一走就是一天,却只卖了14元,让他很心疼。
如今,桃树变成宝树。今年1月至3月,林芝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0.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3亿元。林芝的桃花谷、桃花村,还在开出新花样。
(据新华社拉萨4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