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昕 文/图
近日,在青铜峡市小坝镇裕民街道,记者见到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文(化名)。“我喜欢‘爱心妈妈’,和她在一起我特别高兴。”小文开心地告诉记者,“‘爱心妈妈’知道我喜欢画画、做手工,一有时间就会过来陪我。”她拿起画笔,不一会就在白纸上绘出了可爱的彩色图案。
11年前,小文出生,当时父母已经有一个4岁的儿子,原以为女儿的到来能给全家带来更多的幸福与活力。然而,小文1岁时,家人发现她相较同龄孩子发育迟缓、不会走路,甚至连坐都坐不稳。小文一家人立即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因孩子出生时大脑缺氧神经受损,被判定为脑瘫。为此,小文父母四处寻医,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在青铜峡市妇联一次走访摸排困境儿童调研中,了解到小文的基本情况,于2022年安排青铜峡市裕民街道南苑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赵静和小文结对,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帮助她解决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关爱引导。
赵静了解到小文的遭遇后内心更加疼爱小文,她定期到小文家里辅导功课,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病痛,小文很难像健康孩子一样跑跳玩耍,加之脊椎压迫神经日复一日地疼痛,慢慢地她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为了让孩子敞开心扉,赵静用爱温暖着小文,每次进门赵静先给小文梳头,帮助她洗热水澡并换上干净衣物,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她们会一起聊天、画画、读书,赵静给小文讲了一个又一个的励志故事,鼓励小文勇于与家长沟通、与老师交流,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努力实现梦想。经过赵静两年多的悉心照料和关心沟通,小文从精神上和心态上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小文现在可黏我了,明显感觉孩子比之前自信了、话也多了,孩子一直积极配合康复,虽然每次康复都很疼,但她都咬牙坚持下来了,看到她这么大的变化,我也很为她高兴。”赵静欣慰地说。
记者了解到,青铜峡市卫健局、妇联、残联积极对接自治区相关部门,多次邀请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专家、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专家、天津医疗专家分别对小文进行诊断、评估和会诊。青铜峡市残联安排康复师上门对小文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民政部门审核,裕民街道工作人员办理,将小文的低保由农村转入城市,从265元/月提高至660元/月。青铜峡市住建局协调办理廉租房,考虑小文上学不便的特殊情况,给他们家安排在一楼,方便孩子接送,并免除孩子上学期间的全部租金。
“生活为小文关上了一扇门,但有这么多人持续关心她,也为她以后的道路打开了一扇窗,今后我会尽我所能关心爱护孩子,精准掌握小文的学习情况、生活困难和身心健康情况,帮助小文健康成长。”赵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