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莹) 为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银川市残联与用人单位充分对接,积极做好协调服务,为全市65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每人开发至少3个就业岗位。
2024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为准确掌握每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需求,3月初,银川市残联组织对每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毕业院校、学习专业、就业去向、求职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逐人摸底调查、登记备案,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为每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建立跟踪式就业服务档案,做到早登记、早调查、早摸底,切实提升就业服务的实效性,为后续开展就业服务提供可靠、准确、翔实的参考依据。
银川市残联通过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宣传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开发出一批包括行政文员、预算员、财会、医护、教师、助理工程师等较高层次的就业岗位,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为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银川市残联每月将定期跟踪回访,持续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和岗位适配工作,有针对性举办就业洽谈会、推荐会,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化、个性化服务。”银川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