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 婧) “感谢法官帮我们要回拖欠这么久的工资,太谢谢了。”近日,西夏区法院强制执行再“亮剑”,充分利用司法拘留强制措施震慑效果,促成一批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高效执结,为6名当事人追回拖欠已久的工资,赢得当事人一致称赞。
司某某、周某某等6名原系某教育科技公司员工,离职后公司并未将剩余工资结清,拖欠个人工资从3000元至2万元不等。此后,6人多次前往公司“讨薪”无果,无奈之下遂申请劳动仲裁,但公司拒不履行仲裁裁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6人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金菁向该公司送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责令其限期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但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表示公司经营不善,以不具备履行能力为由拖延执行。
“从网络查控系统反馈的信息来看,该公司账户确无资金往来,那么钱去哪儿了?”金菁带着疑问决定深入公司了解实际经营情况。在该公司的经营场所,执行法官发现该公司实际上仍正常经营,事实并非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所陈述情况。面对百般抵赖的马某,执行法官一方面安抚当事人,一方面向马某明示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所面临的法律后果,决定将马某拘传至法院后再行处理。对此,马某立即提出分期履行方案,但并未取得当事人同意。西夏区法院当场对马某采取司法拘留15日措施。
司法拘留届满当日,执行法官在拘留所再次询问马某是否能履行时,马某表示会积极筹款。后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与马某一次性将拖欠工资全部履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