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美高山

张 嵩

美高山,又名米缸山,在宁夏所有山峰中是神一样的存在。虽然它的名气没有名扬天下的六盘山大,但它却是六盘山的最高峰,是引领六盘山脉中诸如大雪山、马尾山、月亮山、天爷顶、青杠嘴、楸木台、五锅梁等一众山峦的翘楚,仅此一项就足以傲视群峰。

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在“山脉”条下记载:“美高山,与络盘连,疑即《山海经》西山,数历山西百五十里之高山,位县东南,长十五里,高度与络盘相等,为县城发脉之主山。”络盘即六盘。古人认为美高山与六盘山的高度是等同的,其实也差距不大,美高山海拔2942米,六盘山海拔2928米,只差十几米,如果没有精确测量,真是难以判断。民国《重修隆德县志》的编撰者陈国栋曾登临此山,赞美其层峦叠嶂,峰奇谷险,极高而秀,故曰美高。民国《化平县志》称其米稞山、米缸山,今以俗称米岗山为人所道。1997年新修的《泾源县志》记载:“美高山,《山海经》称高山,为六盘山最高峰,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主峰坐落在惠台乡,西与隆德县相连。”“登高远望,隆德、泾源群山尽收眼底。”由此可知,美高山在民国以前属隆德县域,后划归泾源县管辖,现在也是两县的一座界山。

清康熙年间隆德知县常星景写有一首《美高山诗》,对美高山的清秀俊美、云蒸霞蔚极尽赞颂并寄托了自己向往闲云野鹤生活、厌倦世俗顽疾难以治愈的高尚情志,同时也表达了面对“吾乡”美好风光,乐而忘疲的一腔热爱之情:

群山如赭秃几枝,竹树萧疏独见兹。

雨后春光游可卧,烟余氤氲颐堪支。

鹤闲拟借松花伴,史俗难凭药草医。

为似吾乡风光好,开樽向尔欲忘疲。

这首诗选自《康熙隆德县志》“山川”。当年常星景登临美高山,饱览山势景致,为眼前美不胜收的风光所倾倒,有感而发,遂成此诗。常星景是山西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任隆德县令,他在任内不仅主持编纂了《康熙隆德县志》,还大力兴学重教,修葺学宫文庙,对隆德县的文化教育有一定贡献。他本人也撰写了许多诗作,如《六盘》《莲花池》《灵湫》等隆德境内的名胜,为官一任,也算为后世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殊为难得。当时与常星景一同游览美高山的武全文也写有一首《美高山诗》:

美高奇险切云霄,晴日诸峰旭影摇。

寂历空山啼鸟雀,崭巉危径透鱼樵。

经年戍冷狼烟断,绝塞秋残野火烧。

向晚不闻车马过,风生岭际虎豺骄。

这首诗也选自于《康熙隆德县志》“山川”。武全文,县志只提到是兵宪,没有其他介绍。查阅资料,得知武全文所担任的兵宪,其实是平凉兵备道,简称兵宪,其职权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是集军事、监察大权于一体的较高品级(四品)的官员。当时应该是七品县令的常星景陪同武全文游览美高山,而不是现在有些地方文人所写的是武全文陪同县令游山,其实是没有搞清楚兵宪的地位,颠倒了身份主次,况且武全文任甘肃崇信知县时间也比常星景任隆德知县近乎早十年,封建时代是十分看重登第先后及品秩的。

史书对武全文的记载要比常星景详细具体,武全文(1620-1692),字藏夫,号石庵,是清朝盂县(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小坪村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授崇信(今甘肃崇信)知县,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受到当地百姓称颂,离任时,邑人立有《去思碑》。累升刑部主事、员外郎、平凉兵备道。后赴任湖广,先督赈于郧阳(今湖北省郧县),又补衡永郴道布政司参政,因病告归。著有《旷观园文集》《旷观园诗集》《武氏家学汇编》等书。

武全文的这首诗描写了美高山崎崛险峻、高入云霄的独特景象:每逢天清气朗之时,大小山峰曙光闪闪,旭日飘摇,景象壮观异常美妙;鸟雀啼鸣着不断从山中飞过,反衬出美高山的寂静空寥,山间河谷的小径上行走的是渔夫樵夫的身影,愈显出山势的险峻与巍峨;美高山所在的六盘山一带,曾经是边关要塞,但现在兵士戍边的生活已经沉寂,狼烟也不再燃起,绝塞边地此时已进入残秋时节,秋风像烈火一样燃红了整个山野;天色向晚,山道上也听不到了车马经过的声响,风生山岭之际,正是山谷深处虎豹豺狼发出骄横的啸吼声叫之时。把美高山的空寂、高远、偏僻、荒凉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生畏。可以称得上是一首写景的上乘之作。

在清代隆德八景之中,有一景“美高苍松”,民国《重修隆德县志》主要编撰者陈国栋有诗一首赞其景致:

秀耸东峰指美高,苍松万树衬鹅毛。

隆城脉注十余里,夜半风声听怒涛。

这首诗刊于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并有作者小注:“美高山,脉络六盘,支连陇坂。在城东南十余里,极高而秀,故曰美高。虽无庵观祠宇之点缀,而万树苍松,蔚然深秀。官斯土者,公余之暇,偕幕友缙游者,莫不称快。而三冬之雪色与夜半之涛声,更有其可玩可听者,诚雅境亦奇境也。”美高山苍松万顷,风过林海,犹如涛声,响彻山野。胜过天籁之声,尤其是冬日涛声伴随着鹅毛大雪,更是难得一见的绝美自然景观。览诗如同赏景,令人心驰神往。

美高山因其高峻秀美而得名,却因地势偏远,如同养在“深闺”之中的秀女,不为更多的人们所熟知,但总有一天它会脱颖而出,将以其独有的自然生态风光享誉神州大地。

--> 2024-03-2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3543.html 1 美高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