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齐委员:
减轻农药分解物危害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 梁 静)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蒋齐建议加强农药分解物的危害研究,助力耕地保护和农产品安全。
蒋齐委员列出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化学农药总产量接近250万吨,全国农药使用量为26万吨。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药利用率已达到40.6%,高效低风险农药占比超过90%。”蒋齐委员表示,我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尽管国内部分省区的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农药利用率已达到41.5%,但每年仍有部分农药进入耕地土壤中,并通过地表径流、扩散等途径进入环境水体中,在光、热、生物炭、土壤微生物等作用下,在迁移过程中转化为非常稳定且无法分解的多种环状结构产物。这些环状产物对土壤微生物、非靶标昆虫、天敌造成一定的生态风险,通过食物链蓄积和传递放大也会对人体健康有所影响。
蒋齐委员提到,使用量至少超过杀虫剂总量40%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分解产物分别存在19至86种,已有研究发现部分环状结构产物比其母体农药具有更强的生物毒性和生物富集能力,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放大。特别对土壤微生物物种和数量影响极大,不仅降低了土壤质量,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
针对目前农药诸多分解产物的毒性及生态风险仍不明确的现状,蒋齐委员建议,应加强农药分解物生物毒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性研究,开展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为农药科学使用及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应关注和重视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在农田生态系统和水体污染监测中建立农药分解产物的监测指标,对农药分解产物毒性进行长期监测。持续推动农药减施行动,加大病虫害农药精准高效使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农药减施技术的推广力度,持续降低农药使用量。
童安荣委员:
加快推进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 铁路专用线建设
本报讯(记者 郝 婧) “宁夏铁路运输已具规模,但条块分割严重,建设铁路专用线是破解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是落实国家调整运输结构、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的有效手段,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建议,加快推进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设。
童安荣委员表示,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成后,不仅能够推动宁夏宁东、上海庙能源化工煤炭集散中心建设,连通国家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的工矿企业和产业园区,实现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散改集”,发展全程集装箱绿色运输,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通过打通自鄂尔多斯市经银川市南下的铁路运输通道,成为连接疆煤东运、蒙煤入境和中亚能源粮食入境的新通道。该专用线连通南部铁路、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和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板块,必将推动国家铁路集团、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港口板块、地方铁路的合作,完善“疆煤进宁、蒙煤进宁”的“几”字弯煤炭铁路运输体系,实现“达海通港连口岸”的能源安全新战略。
经过前期调研,童安荣委员了解到,灵武临港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线路总长54公里,货运总量3800万吨,总投资110亿元,规划四期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已成熟,国家部委已批准,宁夏地区也已立项。目前,一期项目已经获得太中银铁路在灵武站接轨的批复、宁夏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批复,计划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但因兰州铁路局关于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审查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
国家铁路集团统筹兰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在设计审查、项目建设及线路开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因主线项目用地涉及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童安荣委员呼吁,自然资源部加快规划调整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