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提案建议

马秀珍委员:

推动家庭养老床位规范发展 呵护群众幸福晚年

本报讯(记者 邓 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围绕养老服务,提交“关于积极推动家庭养老床位规范发展的提案”。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根据调查结果,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中,80%至90%也做出了同样选择。”马秀珍委员说,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成为满足老人“养老不离家”朴素愿望的一种创新举措。但目前家庭养老床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仍存在适老化改造与实际应用不匹配、服务质效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服务流程与实际工作不匹配、扶持政策与实际发展不匹配等堵点和难点。

马秀珍委员建议,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养老床位为老服务指标体系、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将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平台建设、专业护理服务等涉及家庭养老床位项目统一打包建设,避免因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碎片化、多头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强指导与监管,确保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与养老机构服务同水平、同质量。在服务主体上,明确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必须是民政部门批准的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服务内容上,为选择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提供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等“机构式”服务套餐;在质量监管上,明确要求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由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且满意率不低于90%。

马秀珍委员呼吁,推动建立“向服务机构申请—服务机构上门调研访问—老人护理等级评估—开展适老化和信息化改造—服务机构按约提供服务—相关部门跟踪服务质量”的工作流程,促进居家养老床位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机构提供综合运营补贴,并推动补贴标准等同或高于养老机构床位财政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家庭养老床位,引导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居家照护。

杨淑丽委员:

护好“救命钱”托起“健康梦”

本报讯(记者 罗 鸣)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和“救命钱”,管好、用好医保基金,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杨淑丽提交“关于加强医保基金监管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案指出,从医保基金监管运行现状看,医保基金监管力量主要包括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内设处室(科、股)和医保基金监管专职机构。在现有专职监管机构中,仅北京、上海的省级专职机构是行政编制,有执法权,其他省份均为监管事务中心、稽核中心、监测中心、结算中心等暂时辅助执法机构,其机构设置缺乏法律法规支撑,在执法活动中面临合法性争议和行政执法程序风险。“全国现有定点医药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实际不匹配,难以满足常态化基金监管需要。”杨淑丽委员认为,医保监管专业性强,涉及临床、护理、药学、财务、法律、物价、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市场监管等综合执法队伍难以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杨淑丽委员建议,进一步明确基金监管组织体系构建,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成立专职监管机构,对机构名称、性质、内设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进行规范要求。探索推进市县(区)监管机构垂直管理,细化行政部门、专职机构和经办机构的监管职责,构建行政部门牵头,专职机构、经办机构相互协同配合的监管体系,提高基金监管效力。严格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进一步压实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医药机构自律管理,引导支持其在制定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执业行为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各级医保部门要解放思想,全面拓展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重点吸收熟悉医药政策、医院管理、财务、法律、物价等业务的人员充实到社会监督员队伍,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对医保基金监管的推动作用,实现政府监管、舆论监督良性互动。

党彦宝委员:

畅通信息“大动脉” 推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本报讯(记者 束 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党彦宝围绕相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协同推进好“东数西算”工程,充分发挥好“国家枢纽节点”引领带动作用。

算力产业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党彦宝委员说,西部地区算力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算力结构规模有待优化。他在调研中发现,西部各省区已建成的数据中心主要以基础算力、存储为主,但目前交互服务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社会外溢作用不明显;算力产业规模总体偏小,算力承接及调度的标准尚未确立,跨区域算力需求未得到充分调动。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按照重大生产力布局要求,引导东部地区和非节点地区算力需求向西部转移,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建立算力跨区域调度统一标准,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网络节点等级,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目前,宁夏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东数西算”宁夏枢纽已建成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8个,是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算力质效指数、算力资源环境指数居全国前列。如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发展智算等高新技术产业?党彦宝委员建议,从政策层面,加大财政支持、绿能支撑。对西部智算基础设施建设、算力相关制造产业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发展、AI大模型培育给予资金奖励、电价优惠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加快布局“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放大西部新能源产业与数据中心的联动效应,提高算力产业新能源利用率,打造一批绿色“算力+”示范区,统筹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发展。

--> 2024-03-1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2437.html 1 提案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