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霞 马 军
“能作为无党派人士界别中的一员,在全国两会这个凝聚共识、共商国是的最高平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同时更深感责任重大。”3月9日,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银川市政协副主席沈爱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联组会上,沈爱红委员以“发挥委员作用,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为题发言。她分享了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挂职副州长的经历,发言得到了参会人员的赞同,被及时反馈到农业农村部。
“3月8日,我接到农业农村部工作人员致电,详细了解我在联组会议时的发言,让我把发言稿以提案形式提交全国政协,交由他们办理。”沈爱红委员说,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全国政协建立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经常性工作机制。通过这个工作机制,她促成了一次跨越1800公里的农业产业联动和合作。
作为党外委员,沈爱红委员由住宁全国政协党员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联系,双方经常沟通联系,进一步提高委员履职水平。2023年10月,沈爱红委员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挂职副州长,了解到当地农民群众增收压力大,农业产业亟待长足发展,并发现在种植菜心、发展肉牛产业方面,黔西南州和宁夏正好能够形成茬口衔接、资源共享的优势。深思熟虑后,她给陈雍委员写信反映情况,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牵线搭桥,西北西南合作的齿轮开始转动,宁夏和黔西南州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连日来的会议,让沈爱红委员对共商国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广大政协委员要胸怀‘国之大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建言献策、履职尽责。”沈爱红委员说,西部地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战场。东西部合作为西部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和人才,西北和西南合作在气候和资源互补方面更有优势,可激发内生动力。建议搭建全国层面的农产销大平台,组织农业系统干部的平行和上下挂职,开展农业生产企业和供销企业联合调研,及时发现各地农业生产要素间的供需和互补关系,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共享和联动机制,在大格局下形成大分工,促进大循环。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西北西南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成就,也是对我的鞭策。”沈爱红委员表示,两会结束后,她将继续助推西北西南农业企业项目合作落地,推动两地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