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提案建议

马宗保委员:

为西部地区培养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

本报讯(记者 吴 倩)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着眼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何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台,加快中西部地区医疗人才培养?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马宗保提交相关提案,为中西部地区医疗人才培养支招。

“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5个,实现全国各省(区、市)全覆盖,其中中西部地区74个,占总数的59.2%。”马宗保委员在调研中了解到,利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中西部地区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业务骨干,实现了“输血”到“造血”转换,有力促进了医疗队伍岗位成才、技能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医疗人才短缺情况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马宗保委员建议,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所在高校和地方高校,参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机制,为中西部地区专门分配硕、博士研究生定向招生指标,由相关高校定向招生,高校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培养,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科教研方面的综合优势提高培养质量,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提高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比例。

“还可以创新开展住院医师规培,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马宗保委员认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应积极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依托输出医院全国示范级住培基地和住培精英联盟成员的优势,开展住培学员代培及住培师资培训项目,提升培训质量,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合格的临床住院医师。要充分发挥高水平输出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当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更好地满足当地和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

王春秀委员:

加快我国生态保护补偿立法

本报讯(记者 王 茜)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王春秀建议加快我国生态保护补偿立法,进一步发挥好生态保护补偿对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基本建成了覆盖范围广、受益人口多、投入力度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调研王春秀委员了解到,与生态补偿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显著成绩相比,我国在生态补偿方面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现行法律法规与规范开展生态补偿工作的需求不相适应,针对生态补偿工作专项立法研究相对不足。

王春秀委员建议,注重相关政策法规的衔接,加快推进中央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工作。尽快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充分研究地方实践经验,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予以修改完善,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法,以开放的模式汇集各方力量,充分体现激励导向,鼓励各省区“合作共治”,为探索创新补偿机制预留发展空间。注重与国家顶层设计衔接,适时启动地方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工作。国家层面鼓励各地同步开展地方生态保护补偿立法研究工作,搭建生态保护补偿法律研究平台。建立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善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确保形成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建立开放的法律成果共享机制,指导各地借鉴国际经验,开展法律体系、政策环境的研究和探讨,围绕跨流域补偿、深度合作共享、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等重点环节和问题,形成一批法律研究成果,提升各生态保护主体的获得感,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党彦宝委员: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持续发力

本报讯(记者 束 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党彦宝建议,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持续发力,须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迭代、装备升级、原料和能源清洁替代,用新动能替代旧动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党彦宝委员在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新疆准东等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调研时发现,行业领军企业在发展煤基循环经济全产业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为此,党彦宝委员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行业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帮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示范带动现代煤化工绿色变革。推进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做长现代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链条,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延伸,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兜牢能源安全底线。鼓励企业发挥“多能互补、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绿色能源“生态圈”作用,支持企业创新探索新能源与传统化工产业创新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从源头进行绿色替代、节能减排,进而获得1+1>2的倍增效应和综合效益,促进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能源离不开储能支撑。针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还不充分,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状,党彦宝委员建议,强化政策引导,从具体落地细则方面有效支持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型储能,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精准配储。同时推广“政府+企业”共享储能等新商业模式应用,保障储能行业收益,促进新型储能产业低成本扩容、高比例配置,助力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4-03-0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2311.html 1 提案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