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自治区级非遗葫芦烙画技艺传承人邱兆雨:

烙铁为笔 方寸之间绘出万千气象

邱兆雨和徒弟李林霞在制作葫芦烙画。

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品《多子多孙》。

▲作品《奇特小人》。

马 军 文/图

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中国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在银川市西夏区,有一位古稀老人邱兆雨,是自治区级非遗葫芦烙画技艺传承人,在他的工作室内,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令人啧啧称奇。

精雕细琢 展现烙画魅力

走进邱兆雨的工作室,从几案到墙上,摆放、悬挂着林林总总几百个葫芦。其中,有长相标准的压腰葫芦、千奇百怪的异形葫芦,还有许多迷你的手捻葫芦和镂空的发光葫芦。此刻,邱兆雨和徒弟李林霞用烙笔正在葫芦上作画。

“烙画的关键在于手劲的掌握,一笔下去一旦烙糊了,整只葫芦就废了。颜色深的用劲大些,烙笔在葫芦表面停留时间长些。”邱兆雨拿起雕刻了一半的葫芦向记者介绍,技巧都是他反复体会和总结出来的。

邱兆雨说,葫芦烙画主要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进行手工制作。一个完美的葫芦烙画工艺品需要经过挑选葫芦、构思设计、构画底稿、初步烙画、反复渲染、清理装饰等工序。葫芦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

“葫芦是立体的、曲面的,要想做好一件葫芦烙画作品,需要作画人有足够的绘画功底。这需要反复练习,反复打磨。”邱兆雨说着,便从架上拿下一个名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作品向记者展示。细细观看,宽30厘米、高60厘米的葫芦上,一架飞机衔接源远流长的黄河水源,整体来看就像从飞机上倾洒而下的黄河水,颇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为了更加透彻理解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将非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一起,邱兆雨以诗仙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诗句为作品命名。“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人对黄河的情感深厚,希望通过该作品表达对黄河母亲的感恩之情,并用实际行动传承黄河精神,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今年是龙年,最近邱兆雨正在创作名为《双龙戏珠》的作品。只见他拿着烙笔在葫芦上灵活操作,烙笔起伏间,优美的线条在葫芦上勾勒出轮廓,焦味消散,精致的“双龙”形象已跃然其上。“龙寓意吉祥,画面中龙的图案和与龙有关的文字搭配在一起,就会很壮观。”邱兆雨说。

精进技艺 用心传承葫芦烙画技艺

邱兆雨回忆,他儿时跟着奶奶种的葫芦多用来做生活里的用具,但真正接触葫芦烙画技艺是在50岁的时候。曾就职于兰州铁路局的他,1999年偶然从媒体上获悉一篇民间葫芦烙画手艺人的报道,从此便与葫芦烙画技艺结缘。“只凭一把烙铁,片刻工夫就将一只普通的葫芦,变成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让我很吃惊。”邱兆雨说,自己精通木工,于是就萌生了在葫芦上作画的念头。

万事开头难。“半路出家”的邱兆雨,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只能自己摸索葫芦烙画技艺。“烙画以烙铁代笔,以火代墨,用的是阳刚至极的工具,需要非比寻常的耐心和定力。”邱兆雨介绍, 接触了葫芦烙画之后,他发现葫芦作用还挺大的,可以做工艺品供大家欣赏,就一直干到现在。2005年,他回到老家江苏沛县,正赶上济南千佛山有庙会。“庙会上我遇到了葫芦烙画高人——一位80后小伙子,请教过技法后,便请他收了我这个徒弟。”他笑着说道,自那以后,技艺就进步了许多。尤其是岁末年初,找他来定制生肖葫芦的人特别多。

要想烙出好看的葫芦烙画作品,葫芦的品质很关键,质地坚硬、耐腐蚀的葫芦最适合,然而,市场上葫芦不常有,质量也难以保证。邱兆雨便萌生了自己种葫芦的想法。2015年,他在西夏区南梁农场附近找了一块1.5亩的地,开始自己种葫芦。

“每年三月育苗,十月收获,随着葫芦一天天长大,水分也在增加,稍微放松看管,就会出现掉落的现象,所以护理必须及时,最忙的时候,我天天早上六点坐着公交车过去,晚上六七点再回来。”邱兆雨说。收获的葫芦中,适合作画的要足够成熟,不然即使经过晾晒,葫芦表面也会有褶皱。葫芦的外形要好,上下两肚大小的比例要协调,曲面要圆润,不能有过多棱线。

“近几年,我开始根据葫芦的造型设计图案和想要表达的主题,将葫芦做成台灯、蝈蝈笼,甚至茶具等,让每个葫芦都能物尽其用。”邱兆雨表示,随着技艺不断成熟,他渐渐熟练地掌握了葫芦雕刻的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此时,邱兆雨的葫芦雕刻式样,不再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画,而是既区别图案和色彩的不同,也有雕刻手法上的差异。

2018年,为了让葫芦烙画走进大众视野,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喜欢,邱兆雨在西夏区沁园社区书记王励的相邀下,将工作室搬到了社区活动中心二楼,同时积极参加自治区、银川市、各县(区)、各乡(镇街道)举办的非遗活动,将葫芦烙画技艺传授给农民、社区居民,带动乡村及城镇居民再就业。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葫芦烙画技艺,因为它不仅能美化人们日常生活,还能使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人得到心灵减压。”邱兆雨说。

--> 2024-03-04 自治区级非遗葫芦烙画技艺传承人邱兆雨: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2124.html 1 烙铁为笔 方寸之间绘出万千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