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
年后,银川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的患者明显增多,候诊大厅里坐满了前来检查牙齿的孩子和家长。节日期间为何更容易患龋齿?孩子的乳牙终究要换,乳牙的保护是否重要?如何预防龋齿发生?怎么做到有效刷牙?近日,记者采访了银川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孟庆楠,请她为大家科普预防龋齿的重要性。
不良习惯易引发龋齿
张天天(化名)今年5岁,平时就爱吃甜食,春节期间随父母走亲访友,更是实现了糖果、甜点、零食“自由”,肚子满足了,牙齿可受了罪。几天下来,张天天牙龈时不时就肿胀、疼痛,牙龈边缘处还出现了不连续的黑点,经检查,患上了龋齿。
“春节期间,孩子们作息被打乱,口腔卫生也常被忽略,容易滋生和加重龋病。”孟庆楠说,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往往出现在儿童身上,细菌在宿主、食物、时间、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对牙齿产生一种进行性、慢性的破坏,这会形成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龋洞,看起来像被虫蛀一样,因此也被称虫牙、蛀牙。龋洞深及到牙神经时,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让人坐立不宁、寝食难安。
为什么不吃糖也会得龋齿?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没有吃糖,却依然得了龋齿?“龋齿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不仅有细菌的原因,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清洁习惯、牙齿发育结构都和龋齿出现密不可分。”孟庆楠说,龋齿有一个重要诱因,就是食物过于精细,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多锻炼牙齿的咀嚼功能了,很多家长还将辅食煮得过分绵软烂,或者使用食物剪将食物剪碎,其实这样不但会影响孩子口腔骨骼的发育,也会导致更多的糖分留在口腔,加重龋齿风险。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已高达70.9%。孟庆楠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孩子接触到的零食种类越来越多,儿童饮食多质软、黏稠、含糖量高,这些食物特别容易附着在孩子的牙面上,还容易发酵产酸,这是乳牙龋齿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另外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繁殖。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重视不够,清洁不力,食物残渣、菌斑软垢积存在牙面上也是乳牙龋齿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何科学预防龋齿?
孩子的乳牙一般需要用6到12年,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会自行脱落,发生龋齿并不需要治疗。孟庆楠表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严重的乳牙龋病也会对恒牙的健康造成影响。乳牙龋病具有发病早、患龋率高、龋蚀发展速度快的特点,经常会出现多颗乳牙或一颗牙的多个牙面同时患龋的情况,而且乳牙龋对牙体破坏速度很快,短时期内可发展为牙髓和根尖周炎。
孟庆楠支招,预防牙病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二是刷牙使用含氟牙膏;三是尽量减少甜食;四是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至今为止,刷牙仍是预防龋齿最有效的方法。”孟庆楠说,刷牙的目的是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残渣与色素,保持口腔清洁。刷牙应将牙齿的各个面都刷到,每个牙面刷6至8次,刷牙后应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此外,还应该少吃酸甜的食物,多吃粗糙性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让牙齿更加坚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