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2月26日,开学第一天,在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各班班主任们都为学生们做出了“收心”提醒。“假期结束,许多孩子的生活作息紊乱,开学后上课容易犯困,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很多孩子假期还跟着父母走亲访友、外出旅游,也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状态。”金凤三小六年级语文教师杜巧霞表示,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是每年开学必须做的工作。
如何让学生顺利从“寒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打起精神迎接新的学习生活?怎样让孩子尽快进入良好和规律的生活状态?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和教育战线上的教师给出“收心”锦囊。
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资深教师徐璐表示,每当临近开学,她总会叮嘱学生们及早“收心”,为家长支招。在她看来,经历一个寒假的放松休息,学生们首先要做的是调整生物钟,逐渐减少娱乐项目,递增学习时间。徐璐提到,部分初三、高三的学子往往会利用假期“弯道超车”,给自己安排高强度学习任务,甚至经常熬夜,“这部分孩子反而应该适度放松,晚上早点休息,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松弛一下。”
“寒假‘收心’不是孩子一个人在‘战斗’,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最可靠的‘战友’。”徐璐说,“我通常都会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新目标,这些新目标包含大目标和小目标,比如期中前学习达到什么水准,期末争取什么样的结果等。”
金凤区第一小学教师夏颖说:“刚开学,学生会有不太适应的情况,但通常开学一两周就会调整过来。家长们可以带孩子逛一逛书店,看看孩子有什么想看的书,规划一下新学期的阅读计划。同时学生心理上难免会出现波动,比如学习压力很大或本身就有厌学情绪等。”夏颖表示,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大部分都是家长高标准高要求导致的,家长总是“不满意”,孩子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建议家长应共情理解,而不是盲目抱怨;客观表达,而不是主观臆断;以身作则,而不是指责控制。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广大学生和家长们来说,如何调整好状态顺利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切换十分重要。除了调整生物钟,注意规律饮食也很关键。刚开学,家长们可适当让孩子预习新课,坚持阅读习惯,让孩子更早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家长也要创设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让整个家的节奏缓下来、静下来,帮助孩子们在心理上、环境上都感受到平稳过渡的惬意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