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婵莉
旅游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永宁县聚焦县域“红色”资源、“绿色”乡村、“紫色”产业,突出旅游促“三交”理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融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扎根地域、深挖底蕴、注入内涵的“以旅促融”新路子。
挖掘“红色”资源
凝聚奋进力量
宁夏工委纪念馆红色教学基地、闽宁镇东西协作扶贫模式教学基地、永宁县望洪镇宋澄村红色美丽村庄、闽宁新貌展示中心、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如今,永宁县的这些景点人头攒动,“火爆”非常,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红色旅游“打卡地”。人们通过遗址遗存、纪念设施,触摸历史、展望未来,也将红色精神植入心灵深处。
永宁县着力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主题文艺创作等方面下功夫,以“文旅+”推动红色文化资源重新焕发活力,进一步用永宁文旅的“小窗口”持续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变化”,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大合唱”。
“永宁县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抑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宁夏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将黄河渡口文化地标与红色历史背景结合,打造以宁夏解放渡口指挥部遗址、和平广场、军事博物街区等为要素的‘仁存渡口’遗址,使这座千年古渡蝶变为具有创新氛围、人文活力、红色印记的旅游产业基地。”永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马小英说。
马小英介绍,永宁县还通过挖掘整理阐发革命史料,深化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创排《崔景岳在宁夏》《我在闽宁等你来》等红色文艺作品10余部,在永宁县各剧场展演450余场次,掀起永宁县各族群众重温峥嵘岁月、感受红色记忆的热潮,在满足人民群众出门旅游、丰富精神世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需求的同时,也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增进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的不竭动力。
壮大“绿色”乡村 开辟致富新路
位于永宁县大观桥北侧的胜利乡,距离银川市中心约24公里,距离永宁县城约5公里。胜利乡结合当地区位和资源优势,致力打造一个具备“食、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旅游乡镇,带领各族群众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大青葡萄粒大、皮薄、多汁、含糖量高,吃起来香甜可口,是唯一一个用区域名称命名的地方品种。”胜利乡八渠村党支部书记唐艳娟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八渠村便开始尝试种植具有宁夏特色的葡萄品种——大青葡萄,多年来积攒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如今,这一串串大青葡萄,不仅支撑起当地的特色产业,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以大青葡萄产业发展助力政策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共同奏响民族团结和谐奋斗主旋律。
八渠村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大青葡萄种植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做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思路,使清甜可口的大青葡萄蜕变成各族群众勤劳致富的“金钥匙”,生动诠释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发展理念。
“我们连续4年举办‘大青葡萄丰收节暨田园采摘自驾游’系列活动,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大青葡萄’特色产业种植在原有基础上扩规提档,将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多亩扩大到360多亩,参与合作社1家,带动农户70多户,与种植户共种共学、共事共乐,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目前,依托八渠大青葡萄、先锋麒麟西瓜、胜利自磨面粉等乡域特色产业,胜利乡形成了春季赏花摘草莓、夏季品尝鲜葡萄、秋季山药红薯多、冬季温棚采摘忙的四季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切身感受到共同富裕的“甜头”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奔头”,在旅游发展中结成牢不可破的共同体。
打造“紫色”产业 推动融合发展
贺兰山下,翠绿的葡萄长廊,处处弥漫着馥郁的酒香,一串串紫色葡萄从闽宁大地蜿蜒的藤蔓上结出。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发源地,越来越多的酒庄在贺兰山下的闽宁镇拔地而起,曾经光秃秃的戈壁荒滩,变成了酿酒葡萄的“海洋”。
目前永宁县已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建成投产了贺兰神(宁夏)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中粮长城天赋酒庄等多家酒庄,注册有览翠、贺兰神、类人首、天赋等多个葡萄酒品牌,擦亮了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自从来立兰酒庄工作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稳定的收入,对自己而言,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改变了思想。”宁夏立兰酒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莉说。
据了解,目前闽宁镇已经初步形成了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籽(皮、渣)加工利用、包装、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5万亩,农户种植葡萄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产销网络健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永宁县探索做好葡萄酒产业与本地文化、全域旅游的结合文章,建成全国最大的葡萄酒集中连片产区,种植优质酿酒葡萄12.4万亩,建成投产酒庄20家(列级酒庄12家),将贺兰红、中粮长城等知名优质酒庄与明长城遗址、虎克之路等特色景点相互串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酒庄休闲旅游产品及特色民宿,丰富产业、旅游融合新业态。
“我们还持续办好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擦亮‘醉美永宁’酒庄品鉴、葡萄酒历史风情小镇等文旅名片,全县新增3A级旅游景区2家,‘贺兰红’酒庄入选杭州亚运会官方指定供应商,玉泉国际酒庄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永宁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永宁县葡萄酒庄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葡萄酒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3.5万人次,创收1.3亿元,赋予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文旅融合,产业兴旺,村民富裕,永宁县以旅促融“三色”名片底色不断擦亮。永宁县将坚持在旅游促“三交”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培育红色文化沃土,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