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蕾
春节期间,即便每天忙着走亲戚,刘广杰还是要抽时间去日光温棚里瞅瞅,看看辣椒苗长势喜人,他心里很踏实。
刘广杰家住彭阳县红河镇友联村,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高海拔气候适宜种植辣椒。2008年,“彭阳辣椒”被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刘广杰种了十多年大田辣椒,但因不懂技术,左臂有残疾,父母年迈,孩子年幼,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苦辣”。2015年,他一分钱没花从村里认领了三栋日光温棚,开始种植反季节辣椒,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在彭阳县古城镇温沟村日光温棚辣椒种植区里,马红兰和李成玲两人一人点种、一人摆盘,互相配合着育苗。在家门口有活干、能赚钱,马红兰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在温沟村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像马红兰这样的农村妇女有40多人,他们每月收入可达4000元。
“温沟村于2009年开始发展设施蔬菜,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中尝到甜头。2022年底,在政府支持下,村民们自筹资金对设施大棚改造升级,建成可四季生产的日光温棚103栋。”温沟村党支部书记马风龙说,现在,村里每年育苗5000万株,除了供本县使用外,还向甘肃和青海等地供应,加上种植蔬菜,每栋棚年纯收入7万余元。
温沟村抢抓“春机”育苗的同时,新集乡姚河村日光温棚里,绿油油的辣椒已开花结果。“再有一个月,第一批辣椒就成熟上市了。”种植户赵保军和妻子马晓兰穿梭在辣椒行中查看长势。去年,赵保军夫妻种植辣椒收入10余万元,今年又承包了14栋大棚。“一大早到棚里开始忙,一直到晚上才回家。”赵保军笑着说。自发展设施蔬菜以来,浇水施肥、育苗种植,村民天天有事干,收入节节攀升。
近年来,彭阳县大力推广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彭阳辣椒”多年连作障碍突出、水肥利用率低、产量不稳、品质下降等问题,联系聘请宁夏农科院、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蔬菜专家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
如今,“彭阳辣椒”呈现出一业兴旺带动万家增收的良好发展势头。2023年,彭阳县辣椒年种植面积3万亩,年总产量10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西安、兰州等大中城市蔬菜市场,外销率90%以上,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