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2月21日,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在办公室内,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打磨准备提交的4件提案。其中1件关于加大三北地区荒漠化治理资金支持力度的提案,是他多年来关注、参与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所形成的。
早在2015年,蒋齐就开始着手调研三北地区沙地防护林情况,为了做好推动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提案,他常常风雨无阻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进行考察调研。“近年来,地处三北的各省区大力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工作,不断扩大绿色空间,推动山川大地由‘黄’向‘绿’转变,使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保持双缩减。但三北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受损程度深、治理难度大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加之受降水等资源禀赋的影响,植绿难度和成本逐年增加。”蒋齐说。
“长期以来,该区域的荒漠化治理资金一部分为中央亩均补助资金,另一部分为各省区及市县的亩均补助资金。但三北各省区地方财政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予以保障,限于自身财政困难,各省区每年在生态修复方面的预算资金主要用于修复治理后期的养护管理,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资金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荒漠化治理进程及成效。”蒋齐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提高荒漠化治理标准,尤其提高乔木林亩均投入标准、灌木林亩均投入标准、防沙治沙标准,通过工程治沙、种植、封育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提高荒漠化地区的治理成效。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蒋齐充分发挥自身林业与生态研究专业特长,用脚步丈量履职行程,将目光所及的生态民生问题记在心间,思索问题、寻找对策、形成提案。他聚焦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延续、草原生态保护、六盘山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等生态建设领域;农田地膜污染治理、养殖粪便治理利用、移民搬迁村治理等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网络健康、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公共场所安置AED等民生领域问题,先后提交16件提案,均被全国政协立案,实现了件件有回音。
除了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蒋齐还将在农业、民生等方面提交提案。
“今年,我还准备了1件‘关于加强农药分解物的危害研究,助力耕地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的提案’。”蒋齐介绍,这件提案来源于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深刻体会,以及与协作伙伴的深入探讨。“农药分解物不仅对土壤微生物、非靶标昆虫、天敌造成一定的生态风险,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而且通过食物链蓄积和传递放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蒋齐说。
“每当带到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得到批复,便深感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蒋齐说,履职尽责不仅仅写在纸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在接下来的履职路上,将一如既往聚焦生态建设,关注农业农村发展、民生实事等领域问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积极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