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对一座城市而言,交通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串联着人们的生活。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记者采访了银川市部分公交驾驶员,聆听他们对交通发展的新期待。
“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十米的车厢就是我每天工作的地方。看到近几年银川市持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运营,更环保的公交车辆穿梭在大街小巷,优化的公交线路让市民出行方便快捷,我感到十分高兴。”日前,记者见到潘爱华时,他刚刚结束30路公交车一趟完整的行程回到起始站。潘爱华说,自己从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至今已是第16个年头,他见证了银川这座城市公共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道路上私家车及其他社会车辆的不断增加,驾驶员在工作中精神高度集中,精神压力也相应增加。”潘爱华说。驾驶员的身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希望能把公交行业定为特殊工种,缩短退休年龄。每年对公交驾驶员进行免费体检,并从职业贡献、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加强公交驾驶员的身心健康管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出行的良好氛围。
与潘爱华一样有十几年驾龄的公交车驾驶员张阳谈道,银川公交目前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实行车队式管理,每一个车队可实现公交线路多样化,响应式公交,驾驶员因此可以多劳多得,这样不但可以完善线路分配,还能让乘客乘车更方便、快捷。在新的一年,希望能在整合线路、扩大站点覆盖面,优先发展绿色、智能公共交通等方面投入心力,加快建设“公交优先型”城市。“公共交通不仅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帮助与支持,公交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希望能尽快出台新一轮支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城市公交更多倾斜和支持。”张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