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聚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本报讯(记者 李 莹)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民建、经济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讨论交流,大家踊跃发言,畅谈感受,现场气氛热烈。
“政府工作报告晒成绩单全面客观、画路线图科学清醒、定任务量精准务实、下责任状坚定有力,是一个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好报告,是一个深入贯彻党中央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要求的好报告,完全赞同。”马文娟委员说,2023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这个极不平凡的成绩单凝结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委员们要主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献破解难题之计,多出化解矛盾之力,多做凝心聚力之举,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发挥代表作用,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报告总结过去成绩实事求是,是一个暖心、接地气,鼓劲、提士气的好报告。”茹小侠委员说,在六权改革方面,我区很多工作在全国叫得响、在西北推得开,乡村振兴中的一些工作也在全国探出了路子、作出了示范,这些成绩非常鼓舞人心。
“政府工作报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指出问题坦率深刻,部署工作思路清晰,为民承诺掷地有声,充满自信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常洪斌委员表示,报告对2024年的工作部署,紧扣目标要求,为做好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坚定了信念和决心,增强了自信和动力。
共话成就建良言 汇智聚力献实策
本报讯(记者 单 瑞 实习生 雅 帆)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科技、科协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热烈讨论。
陆军委员从“逆势而上,‘成绩单’鼓舞人心;乘势而上,‘路线图’精确有效;团结奋斗,‘利民事’持续用力”三方面概括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识和体会。他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全赞同拥护。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既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自治区政协履职的重要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资政,汇聚起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合力。”陆军委员说。
苏建宇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从八个方面回顾了2023年自治区政府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工作历程,肯定了全区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差距和问题,明确了2024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布置了2024年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赵嘉庆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国家传染病防治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宁夏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平台。”体现了自治区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作为一名常见传染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将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深化医疗健康保障工程贡献一份力量。
“成绩单”厚重提气 “路线图”脉络清晰
本报讯(记者 王 茜)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工商联、无党派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发言,谈体会、说变化、展未来。
“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总结2023年政府工作客观全面,成绩可圈可点;对2024年政府工作目标明确、举措务实、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潘玮璐委员建议,优化科技赋能产业政策,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针对企业发展制定“一企一策”提级服务优惠政策,大力支持重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迭代,进口替代。
“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争一流的意识、抓落实的精神、保民生的信心、开新路的劲头和抓安全的决心。”刘衍青委员在讨论中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绩取得殊为不易。
胥芃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一年成就实事求是、鼓舞人心,透过报告能深切感受到我区支持企业发展更加务实高效,促进创新更加科学合理,规划未来更加深谋远虑,让企业发展有了“定盘星”。特别是2024年重点工作中提到,着力打造“中国新硅都”的内容,倍感振奋。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分行业成立专班研究小组,深入对标宁夏与周边省份的生产要素保障条件及优劣势,强化优势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扩大优势产业的投资。
大家表示,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履行职责,紧扣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加强对外合作 提升能源资源保障水平
本报讯(记者 罗 鸣)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特邀、经济界别的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显著的工作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GDP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2%,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让人信心振奋,欢欣鼓舞。”海涛委员说,随着用能需求不断提升,我区能源已经逐步从富余输出转为自给偏紧,建议在加大区内资源的同时,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鼓励自治区国有企业、央企在宁企业及我区民营企业抢抓省间合作机遇,积极争取参与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煤炭、新能源项目开发。“我区应鼓励企业参与跨省区铁路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煤炭、煤制天然气、电力的互联互济通道。鼓励企业通过市场方式,推动区外乃至国外煤炭、新能源电力、煤制气、可再生能源制氢等能源资源引进,提升我区能源资源保障水平。”
“2023年宁夏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1%、利用率达97%,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发电量超过本地全部用电量的省份。这组亮眼的数据,展现了宁夏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能力和决心。”港区自治区政协委员何伟宁表示,作为一名新能源从业者,他将持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全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和市场引进到宁夏,助力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他建议,宁夏应出台更多扶持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光伏、风能、无烟煤等优势,积极对接引进相关新能源企业来宁投资建厂,建立电池负极材料、电池及电池高端集成工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本报讯(记者 梁 静)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民进、妇联、侨联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讨论,委员们纷纷为宁夏发展新成就点赞。
李斌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形势研判准,工作布置实,是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统一,报告是成绩单,也是动员令、愿景图,更是施工图。他表示,“硬任务”需要“硬肩膀”,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将围绕报告部署的任务,坚定信心、统筹兼顾,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尽心竭力。
“政府工作报告谋篇布局有高度,科学定位有精度,与时俱进有深度,求真务实有力度,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系统的战略性、深远的前瞻性、生动的实践性。尤其是对2024年发展的美好愿景作了细致的描绘,一系列措施落点非常实,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民生的关切。”陈艳菊委员说,今后将结合自身工作,在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上走在前,在持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困难群众救助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玉洲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成绩殷实、部署翔实,运用了大量数据,客观展现了全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2023年,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2024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中既涉及突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坚持生态优先、改革开放等宏观方面,也涉及深化居民增收致富工程、住房安居宜居工程等微观方面,符合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保障和改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民生献计出力。
务实举措强有力 民生情怀暖人心
本报讯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新闻出版、文艺、体育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感受、提建议、献良策、话发展,现场气氛热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新时代精品艺术创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融通起来。”郭文斌委员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艺创作,秉持“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文艺创作主题,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优实践地和新时代文化强区贡献力量。
柳萍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2023年,围绕精品创作、传承振兴戏曲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工作,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将优秀文化作品送到老百姓身边。2024年,希望能加强文艺工作人才培养,学习借鉴河南、陕西等省份经验做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一团一策,培育壮大人才队伍;重视本地人才培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更好地留住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有政治高度、有思想力度、有担当气度、有为民温度,用数字实事说话,成绩亮点突出,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在文化旅游方面,牢固树立以旅客为中心的理念,串联好全区旅游资源,服务旅客要用心用情,做到细腻、极致、精致,让宁夏文旅‘火出圈’。”孙晓梅委员说。
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事关发展大局,处处彰显民生情怀。在新的一年,大家将多谋助力之策,多做助力之事,努力传播政协委员的“好声音”。 (马 军)
民生发展两不误 举措求实暖人心
本报讯(记者 郝 婧)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九三学社、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显著的工作成效,总结2023年的成绩实事求是、亮点鲜明,部署今年工作重点突出、切实可行,是一个高举旗帜、务实进取的好报告。
“报告政治站位高、工作落点实,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是一份符合区情、民意的答卷。”赵震宇委员说,报告谋篇布局中将提质增效作为关键核心,强调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突出数字创新、强化安全与发展,这些决策部署都是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让人充满希望。
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超过77岁”这个数字,让常年从事妇产科工作的杨灵委员感触颇深。她认为,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体现着政府部门所做的大量工作,让人备受感动。希望我区卫健部门持续关注新生儿保育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好保障。
周建伟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精、分析问题准、谋划发展实,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完全赞同。作为一名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他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解决农村个别地区供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源、同服务,做到城乡共饮“幸福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区针对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硬招,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解决了许多难事急事。委员们一致表示,今后将立足本职,紧扣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多做务实调研,多谋发展良策,多献科学之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智慧和力量。
成绩令人鼓舞 目标催人奋进
本报讯(记者 韩瑞利) 1月23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中共、社科、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热烈讨论。
吕正卿委员用“四个是”表达了自己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的感受:这是一个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报告,是一个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个牢记使命、造福百姓的报告,是一个脚踏实地、奋勇争先的报告。“2023年我区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为历年最好,成为全年最大亮点。其中,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15亿元,增长6.6%,增速全国第五,连续7个季度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均GDP首次超过7万元,达到7.3万元,均为历史最好成绩。”吕正卿表示,我区取得的这些成绩令人印象深刻,将结合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的工作,用大量数据全面呈现了我区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这份成绩单让人倍感振奋。正如报告中所讲,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党锐锋委员说,报告突出问题导向的方法论,为下一步发展找准了方向、明晰了思路。2024年的目标任务涉及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目标明确、任务艰巨,令人期待、催人奋进,为我们明确了施工图和任务书。尤其是报告对新一年宁夏教育事业的规划,既有目标、有举措,又有思路、有方法,让人对宁夏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充满期待。
王晓兵、党春艳、钟银梅、贺璐璐等委员也纷纷发言,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总结成绩客观真实,部署工作务实有力,是一个有质量、有创新、有水平的好报告。今后将立足本职,围绕党政中心、民生热点积极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履行职责,努力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