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落实“最多跑一次” 实现救助服务网络化

——宁夏12345热线转办惠农区政协委员社情民意信息助力困难群体人户分离救助管理精细化

本报记者 罗 鸣

近日,惠农区政协委员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解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属地管理问题的建议》由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转至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后,在规定时限内得到办结,并及时向委员反馈办理情况。

“近年来,石嘴山市各县(区)相继实施了工矿棚户区改造搬迁工程,原住地相当一部分居民搬迁至城区居住,甚至搬离到外县(区)生活,但残疾人(低保户)等管理责任仍然归属于原救助地社区(村)。”惠农区政协委员徐进华告诉记者,这种跨区域管理,给日常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针对此,徐进华提交了社情民意信息,建议户籍地与生活地完善相关政策衔接,实现信息互通互用,以便高效便捷地服务于困难群体,减轻基层工作压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接到社情民意信息后,我局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异地救助摸排统计,组织人员及时、准确、完整向救助系统补录低保家庭的有关资料和低保档案,通过救助系统委托群众生活地民政部门开展动态管理并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救助发放地和生活地的信息合并。”石嘴山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民政部门通过数据联网共享机制,推行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已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残疾人可异地申请补贴资格,补贴资金仍由原户籍地审核发放,并通过大数据比对主动发现困难群众,通过基层“铁脚板”主动上门将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与“人找政策”相结合。

近年来,石嘴山市民政部门加强救助信息共享建设,实现以电子文档形式将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申请材料在全国系统中留存,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得残疾人权威数据的,救助受理地不需接收、转寄纸质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原件,依据系统共享数据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地办”,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实现网络化救助服务。

--> 2024-01-19 ——宁夏12345热线转办惠农区政协委员社情民意信息助力困难群体人户分离救助管理精细化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0373.html 1 落实“最多跑一次” 实现救助服务网络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