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杨占武结合实际,盘点梳理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23年工作成效、特色亮点,并就如何统筹谋划好今后工作畅谈思路。
2023年,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坚强领导下,按照自治区政协“12324”总体工作思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锐意创新,较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杨占武说,文史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专委会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年共召开分党组会议5次、分党组民主生活会和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各1次、委员学习座谈会3次,引导委员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加强学习是履职提质增效的“必修课”。2023年,专委会根据《自治区政协党组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每天坚持1小时日读,积极参加“学而时习之”主题阅读分享、庆“五一”健步行、庆“七一”主题党日、主题教育读书班、支部讲党课等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并撰写提交调研报告2篇,促进主题教育取得积极成效。
“通过‘两会一联系’发挥功能型党支部作用,立好规矩是关键。”杨占武说,专委会通过“两会一联系”机制,落实委员学习座谈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分管副主席和分党组成员走访、看望委员50多人次,22名党员委员联系23名党外委员100多人次,引导委员自觉接受政协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努力做到哪里有政协委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2023年,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围绕年度协商计划,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务实提出建议,着力提高协商议政质量。
“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在履行职能的各方面全过程,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有事好商量”等活动,努力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质量。”杨占武说。
回顾过去一年,文史委牵头组织完成“推进移风易俗、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专题协商计划,形成的协商报告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部分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围绕“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情况”“非煤矿山安全治理”议题实施民主监督,形成民主监督协商报告,为打造文化兴盛沃土、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献计出力;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自治区文化馆公共文化场所缺失”开展对口协商,就“黄河古旧地图保护”开展“有事好商量”,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建设遗址保护和利用”开展界别协商,通过灵活的协商形式不断拓展政协协商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鼓励督促委员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杨占武说,全年提交提案71件,立案8件,5件被列为重点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33篇,5篇被办公厅采用。其中,范文杰、陈子敏两位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补齐社区治理短板、增强社区治理成效的提案》,争取到600万元项目资金,切实解决银川市中海国际熙岸、中海国际橙郡两个社区地库渗漏水问题。
人民政协植根于人民,履职为民是政协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杨占武介绍,2023年,专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的重要要求,根据《全国政协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意见(试行)》和自治区政协工作安排,按照专委会组织、委员联合开展、委员自主开展三种形式,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全年共开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精神食粮”等三类28项活动。积极开展“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活动,组织柳萍、关宁国、耿丹、朱彪、曹佳乐等自治区政协委员,先后在红寺堡区、中宁县、西夏区、贺兰县开展4次活动,为活跃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艺人才贡献政协力量。
2024年,文史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宏伟目标,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书写高质量履职新篇章。
(马 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