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瑞利 单 瑞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今年75岁的退休老党员王忠岭就像照亮千家万户的“一盏灯”。2014年,在西夏区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的支持下,王忠岭牵头成立了一个由5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老王说和室”,将辖区内具有调解工作经验、热心调解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居民组织在一起,积极协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文明创建引导等志愿服务,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擦亮了“有事找老王”的好口碑。
帮居民解烦心事闹心事
近日,记者见到75岁的王忠岭,天寒地冻的三九天,他带领着“老王说和室”成员为居民的烦心事跑前跑后地说和着。
“有事找老王,社区居民都知道。”玫瑰园社区党委书记郭红梅说。去年夏天,有住户经常在社区公园打陀螺,影响到其他居民休息,由此产生矛盾并找到“老王说和室”。王忠岭积极联系,帮助在小区外找到合适的打陀螺场地,顺利解决了问题;小区里的纳叔和李叔因卫生间漏水问题吵得面红耳赤,最后网格员找到“老王说和室”出面调解,说和室成员多次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漏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事后两位邻居还成为了好朋友。
在王忠岭眼里,没有解不开的矛盾。“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相待,学会换位思考,矛盾大多会迎刃而解。调解中我会耐心听取双方诉求,找准问题核心,然后再解决。”说起调解矛盾,王忠岭颇有心得。“老王说和室”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成功调解小区各类矛盾160余起,小区居民的矛盾纠纷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王忠岭的影响下,玫瑰园社区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他们积极投身社区公益事业,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志愿服务时间累计1万余小时
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在日常组织学习之余,扶贫帮困就成了落实重点工作的主旋律。退休职工王万涛患重病瘫痪在床,由于子女在外地上班较忙,老伴一人又忙不过来,王忠岭得知后便主动到他家帮助护理。有时王万涛病发在夜间,他也急忙赶去帮忙送医院,找医生,陪同治疗,这一帮就是9年多。王万涛老伴逢人就讲:“多亏了老王,不然我老头早就不在世了”。
退休职工侯玉春是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身体不好,几年来,王忠岭一直把他当做亲哥哥一样,经常到家帮忙干家务活,为他购买生活用品,让老人安度晚年。王忠岭经常自掏腰包为有残疾人的困难家庭购买米面油,并送到他们手中。王忠岭常说:“人都有老的时候,特别是孤寡老人,经常去看望他们,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让他们感受党的好政策和关怀,激励他们重建信心,好好生活。”
在平凡的生活中散发着点点光和热,王忠岭用一颗热忱的心投身到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中来,将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在每位居民心间。多年来,他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党员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志愿服务1万余小时,先后获得全区“学雷锋标兵”、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