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汲取智慧力量 书写新时代“黄河答卷”

——自治区政协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本报记者 邓 蕾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2023年,自治区政协将“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作为本届政协首个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睿智之言、谋务实之策。

聚焦问题深调研找准症结谋良方

为让参与调研的委员掌握情况、熟悉政策、提前思考,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调研,2023年4月7日,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召开调研培训会。培训结束后,4个调研组赴全区五市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我区国土绿化、湿地保护修复、创建国家公园、维护生物多样性等9个方面情况。

2023年7月24日至25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带着扎实的调研成果,常委们围绕议题,深入分析探讨、谋良策商良方,最终形成《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协商报告》。

“要强化系统观念,推动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

“要不断提升数字化节水管理水平,完善用水计量设施,优化布局地下水监测站网,完善再生水基础设施,推进工业节水工艺技术改造,加大灌区节水设施改造力度。”

“通过植被恢复、泊岸治理、清淤疏浚、污染防治、修复鸟类栖息地等综合措施稳定湿地面积,恢复生态功能。”

“大力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完善矿山修复法规政策;夯实创建基础,加大矿山修复力度,完善矿山修复法规政策。”

……

翻开协商报告,一条条建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度。

2023年8月2日,这份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分析深刻的协商报告,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的亲笔批示。

(下转04版)(上接01版)

群策群力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协商之要,在于为民。协商报告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纳入党政决策程序?能否转化为具体举措?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政协协商的实效性。

作为牵头办理单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讨论研究,把凝聚了自治区政协委员心血与智慧的真知灼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协商报告中‘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已被采用,推动沿黄九省区协调机制、自治区级统筹协调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建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与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就黄河干流跨省生态保护补偿积极沟通、认真分析研判,达成一致意见后提请自治区政府分别与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签署《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成为沿黄九省区中首个与上下游建立横向补偿机制的省份。

“关于委员们普遍关注的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我们在起草相关报告方案中采纳多方意见建议,先后争取黄河专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资金,支持解决当前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根据委员们的建议制定宁夏节水评价技术导则,开展餐饮企业节水型载体评价标准编制,下达各市、县(区)非常规水指标1亿立方米,下达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计划指标,核定下达45家工业用水大户企业年度用水计划。”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经过认真酝酿、反复研究,采纳协商报告中对策建议,落实健全生态保护修复法律法规、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制度;自治区住房和建设厅就协商报告中关于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和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建设海绵城市等涉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对策建议全部采纳;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以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为主攻方向,健全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大力推广科学治理模式,集成系统技术路径,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

自治区政协持续聚焦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等热点重点,围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协商议政,积极发挥政协协商式民主监督的优势,充分运用提案办理、调研视察等形式,推动重点生态工程、重大项目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宁夏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2024-01-16 ——自治区政协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0173.html 1 汲取智慧力量 书写新时代“黄河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