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临时救助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

本报记者 韩瑞利

冬日的一场大火,让杨某梅一家居住的房屋大面积毁损,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还是让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陷入了窘境。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街道和社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主动帮她申请临时救助,及时将5000元的临时救助金送到杨某梅手上。收到临时救助金后,杨某梅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感谢党和政府,要是没有这笔救助金,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近年来,西夏区全面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托底线作用,把困难群众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急难事项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拓宽救助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做到“应救尽救”。连续两年平均增长率36%,共有779人享受临时救助的“及时雨”惠泽,救助水平4453.81元/人。

西夏区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为着力点,取消户籍地申请限制,将6000元以内的小额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权下放至各镇街,并及时拨付临时救助备用金,通过启动临时救助快速反应机制,将急难型救助时限最快缩短至3个工作日,对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实施“先行救助、后置审批”的方法,由急难发生地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给予先行救助,2023年累计为37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45.34万元。建立“社区+社工+志愿者”联动发现机制,组建困难群众“排困员”队伍,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做到主动发现、主动介入、主动救助、主动服务,通过主动发现纳入保障范围257户461人,推动“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让“政策找人”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常态。以“集中宣传+分散解读”“理论讲解+现场答疑”“督导检查+入户推进”的“3+”模式,在政策入口处狠下功夫,先后开展16场次政策宣传解读培训会议,累计受训700余人次,加大对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024年进一步增强临时救助的主动性、及时性,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的总体思路,更好落实‘凡困必帮、有难必救’的社会救助工作要求,让困难家庭有盼头、有奔头。”西夏区相关负责人说。

--> 2024-01-15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70147.html 1 临时救助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