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优化引才“软环境” 提升创新“硬实力”

本报记者 单 瑞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未来。2023年,自治区政协将“激发生态环保人才创新活力”民主监督议题列为2023年协商计划,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积极落实,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我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详细询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查找原因,找寻助推我区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一份深入检视剖析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的民主监督报告,报送自治区党委,得到主要领导批示,并请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吸收采纳。

真调实研 深入一线精准“破题”

“十四五”以来,我区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建设,以“才聚宁夏1134行动”为主线,围绕人才支持、人才培养、平台支撑等方面不断加强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宝地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我区生态环保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还存在哪些阻碍和短板?如何培育各类创新人才队伍、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更好地激发生态环保人才创新活力?调研组先后深入银川、固原、吴忠等地,全面了解我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走进宁夏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西夏热电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盐池县德胜墩水库,调研组成员对项目建设、环保治理等情况进行查看,并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解企业在生态环保人才培育、激励保障生态环保人才机制方面的落实情况。

“企业每年引进高校生态环境类人才情况怎么样?”“面临技术人员扎根难的实际,还需自治区层面解决哪些难点、堵点?”在一问一答的交流互动中,调研组成员了解到,近年来,我区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的发展态势,高层次人才所占的比例日趋提升,但是人才队伍的知识、专业、能级结构与生态环保工作任务日益加剧的态势仍不相适应。

参与调研的自治区政协委员张卫红谈道,全区生态环境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总计8000多人,且多集中在银川市,基层生态环保系统人才“年龄大、队伍弱、专干缺、用留难”问题突出,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先行区建设需求。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线”,是吸引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在自治区政协委员顾靖超看来,我区专技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聘任难,评聘矛盾突出。顾靖超说,“重评价、轻管理,重使用、轻培养”“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年人才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在人才引进上,受到目前人员编制数量和岗位绩效等多重因素的限制,高精尖的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困难,导致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团队综合实力不够强大。

一路考察、一路思索、一路交流……调研组成员认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需要专业化、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但由于生态环保涉及学科多、知识要求高,既要理论研究,也要实践应用,目前我区专业化生态环保人才尚不能满足自治区发展的需要,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聚焦关键 集聚众智全力“解题”

在民主监督调研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目的是集思广益,更好地建言献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3年8月10日,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激发生态环保人才创新活力”民主监督协商会议,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大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陈述成绩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全面客观,对策措施切实可行,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高校是开展绿色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阵地,应将生态型高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题。”自治区政协委员伏国军建议,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绿色人才”,增强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进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马玉清谈道,在我区人才结构中,部分专业领域得不到急需人才,还有一些专业领域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并不适应具体需求,没有让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平台上发挥出预期作用。建议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生态环保人才需求对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对生态环保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分析预测,研究分析生态环保重点专业需求趋势,提高对社会需求的反应能力,发布各地重点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间接引导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议加强生态环保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柔性引进计划、编外人员使用计划。”

“建议设立生态环保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生态环保开发,赋予生态环保领军人才‘人财物’和科研自主权。”

“要重视和培养有真才实学的本土人才,敢于给他们压担子,主动为他们搭梯子,破除对资历、头衔的盲目迷信,探索更加合理的选拔用人制度。”

……

委员们通过一次次思想交流碰撞,提出一条条直击症结的对策,既有对宁夏发展大局的整体性思考,也有对具体工作的操作性建议。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认真研究,积极吸收,从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加大生态环保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生态环保人才需求对接;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生态环保人才服务等方面积极建言,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调研报告报送自治区党委,得到主要领导批示,并请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吸收采纳。大家表示,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今后将继续聚焦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难点、堵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务实民主监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 2024-01-03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9726.html 1 优化引才“软环境” 提升创新“硬实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