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鸣
聚焦全县重点工作,深入基层察实情、找症结、谋对策,查找问题11项,提出改进措施20余条,以高质量调研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议题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就“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形成政协专报5篇,提出对策建议66条;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等议题,深入13个乡镇查找具体问题17个,提出意见建议32条,助推县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
履职路上,足音铿锵。精彩的成绩单,彰显了平罗县政协履职尽责的用心、用情、用力。2023年,平罗县政协牢牢把握政协之“政”,全力夯实政协之“基”,充分激发政协之“能”,广泛凝聚政协之“力”,积极展现政协之“为”。
坚持党的领导 把牢共同思想政治“方向盘”
政协之“政”是政治之“政”,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2023年,县政协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自觉将政协工作置于县委领导下开展。坚持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要议题充分沟通、重要履职成果全面报送县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落实“党政领导交题、政协谋题、多方征题、协商定题”的选题机制,年度协商议题报请县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始终做到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确保党的政治领导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构建以党组理论学习为引领,主席会议集体学、常委会会议专题学、委员全员培训学、机关常态长效学等配套的学习体系,做到“第一议题”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引领委员学。全年举办学习座谈会8场、委员讲堂10期、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3期,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共中央重要会议精神60余次,切实引导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不断强化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定期研究和听取政协机关、各专门委员会有关党的建设工作汇报,压实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持续深化“支部建在界别上,委员聚在党旗下,协商走在群众中,矛盾化解在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不断完善“政协党组—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体系,构建起党组成员联系带动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带动党外委员、委员联系带动界别群众“三联三带”机制,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转化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行动自觉。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突出政协特色,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以学习领题,组织开展交流研讨、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及党课宣讲17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以整改解题,围绕提升履职质效目标深查细照检视问题,以清单化、项目化推动整改问题落实;以实干答题,累计开展“四下基层”活动25次,通过现场协商、对口协商推动“唐徕社区居民供暖”“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难”等16个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做到了用政协履职实效检验主题教育学习成效。
坚持协商民主 唱响服务改革大局“主旋律”
“县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这是县政协履职最自觉的行动、也是最铿锵的声音。
2023年,县政协坚持把政协工作置于全县发展大局中思考、定位和推进,多角度切入、多形式协商,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协商成果,得到了县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出批示20余次。注重协商成果转化,认真落实《政协平罗县委员会协商成果办理和反馈管理办法》,加强跟踪问效,各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推出了一系列改进和推动工作的有力举措,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助推党政中心工作作为民主监督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向,不断完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拉长监督链条,补齐监督短板,做好协商式监督“必答题”。全年开展专项民主监督3次,形成政协专报3篇,并综合运用会议、视察、调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开展协商式监督,推动县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认真贯彻区市县党委决策部署,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席会议成员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安全生产排查,选派有责任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政协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按区域分片深入“九小”场所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认真向群众讲解各项安全知识和政策要求,及时下达“两书一函”,切实抓好风险隐患整改落实。
坚持履职为民 奏响民生福祉改善“好声音”
人民政协为人民,既是对初心使命的庄重承诺,也是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3年,县政协深化落实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秉持“基层点题、政协组织、实地协商、广泛参与”的协商原则,组织委员赴陶乐、灵沙、姚伏、宝丰等乡镇开展“面对面”政协基层协商,围绕移民群众就业、肉牛集中养殖园区建设、菌草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等具体问题协商议政,以基层“小协商”撬动乡村“大振兴”。充分发挥“‘平’事好商量”政协协商议事平台作用,针对无物业小区管理难、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群众关切,明确解决方案和完成时限,以协商“小活动”推动问题“大落实”。
充分发挥提案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在提升提案撰写质量、优化提案征集方式、创新提案督办机制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精品提案意识,邀请自治区政协专家就“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提案”为全体委员进行专题培训,建立“政协荐题、领导点题、委员选题”的提案征集方式,将立案的提案督办任务分解到各专委会,通过现场点评督办、专委会对口督办、委员上门督办等方式,有力推动提案从“提得好”到“办得好”再到“用得好”转变。
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履职为民的重要抓手,完善工作考评机制、规范信息处理程序、开展信息撰写专题培训,建立社情民意信息特邀委员制度,引导委员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在“做”上常态化、“量”上有突破、“质”上有保证。2023年,县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共报送信息124篇,编发《社情民意》信息107期,上报区、市政协74篇,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坚持发挥优势 画好凝心聚力最大“同心圆”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2023年,县政协坚持把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研究制定《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系的工作意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学习、视察、考察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合作共事程序和机制,切实为其在政协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制定《界别召集人工作办法》《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丰富界别活动内容形式、搭建界别工作平台、健全界别工作体制机制上形成制度性安排,推动各界别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凝聚共识的桥梁纽带。
积极配合区、市政协开展“严格耕地资源保护,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湿地保护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11项专题调研,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一体的工作机制,凝聚起履职尽责的强大工作合力。坚持在交流合作中共促提高,先后接待广西灵川县、重庆梁平区等兄弟政协来平罗考察21次,既加强了与各地政协机关的沟通交流,也相互学习了先进经验做法。
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召开平罗县“文化名人”座谈会,发掘整理平罗历史探考、地域文化、发展回眸等文史资料10万余字,编印出版《平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鼓励支持文化艺术界政协委员潜心创作精品,助力委员举办摄影书画等活动,推动文史资料工作持续发展。深化“书香政协”建设,建立了覆盖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的“3+2+N”的读书活动机制,组织开展阅读分享15期、读书交流会12次、委员读书活动4场,营造了“天天闻书香、周周听书声、月月有分享、季季有活动、年年书香浓、书香润心灵”的浓厚书香政协氛围。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来平罗专题调研“书香政协”建设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坚持守正创新 打造政协履职工作“新品牌”
履职出彩的背后,是县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努力。
2023年,县政协将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履职能力的“压舱石”,坚持“坐下来学”与“走出去看”相结合,组织41名政协委员赴厦门进行履职能力“充电”。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政协委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的能力。推进“全员入委”激发履职新活力,将全体委员按照专业相近、利于履职的原则,优化调整至4个专委会,对不积极履职的政协委员进行劝辞,通过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并举,促进政协委员“动起来”,履职能力“强起来”。
充分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专委会+办公室”的协同机制,确保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始终处于专题调研主角、协商监督中坚、参政议政骨干地位。强化专委会对界别委员和群众的沟通联系,召开专委会专题会议8次,定期开展功能型党支部主题实践、交流研讨等活动,教育引导委员在学思想中汲取智慧力量,在重实践中深化思想共识。
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新时代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切入点,坚持内强素质、外展形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以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以他山之石推进工作创新。着力优化政协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和“七个一”廉政教育活动,推动机关上下形成讲政治、铸忠诚,增素质、强本领,转作风、提效能的良好氛围。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干的“三能”型干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在中共平罗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奋发的精神,勇于担当、倾力履职,奋力谱写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平罗县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