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日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贺兰县政府举办深化院地渔业科技合作三方签约仪式,推动宁夏渔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加快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进程。
按照三方协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东海水产研究所、贺兰县政府将共同建立宁夏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研究中心,打造西部省区渔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围绕宁夏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共同开展耐盐碱养殖新品种引进、鱼虾蟹多元养殖、水产品品牌建设及品质提升、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等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院地科技合作交流,联合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全国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学术和产业研讨会议,搭建人才合作平台,选派水产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帮助宁夏培养本土化水产专业人员、渔业技术工人,为产业长足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本次院地渔业科技合作三方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原则,聚焦宁夏盐碱水土资源渔业开发利用,在养殖新品种开发引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盐碱地水产养殖与综合利用、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质量安全等多个领域建立长期、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扩大“国家级科研力量+宁夏基地”“国家级科研成果+宁夏转化”规模,为推动宁夏乃至全国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途径,为盐碱地综合利用作出渔业贡献。
会前,东海水产研究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贺兰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在贺兰县蓝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共同为宁夏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研究中心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