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重要指示精神,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前期已向甘肃灾区调拨4.2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向甘肃省紧急增调第二批4.7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包括棉帐篷2500顶、棉大衣(防寒服)2万件、棉被5000床、折叠床5000张、防潮垫1.5万张、场地照明设备30台。
针对青海地震灾情和救灾工作需要,紧急向青海省调拨2.1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包括棉帐篷1500顶、棉大衣5000件、棉被5000床、棉褥5000床、折叠床5000张、场地照明设备20台。
截至12月19日9时,已累计向甘肃、青海两省地震灾区调拨中央救灾物资11.15万件,全力支持灾区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同时,甘肃、青海两省应急管理部门已向灾区调拨大量米面粮油、取暖炉、棉衣被等地方各级救灾物资,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截至19日16时50分,地震已造成127人遇难(甘肃113人、青海14人),震中及周边民房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坏。
救 援
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救援
接报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立即作出部署,调度了解震区灾情,指导勘察搜寻和抢险救援工作,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增援震区。启动地震三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Ⅱ级应急响应。目前,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共1040名消防救援人员、140辆消防车、12只搜救犬赶赴灾区救援,临夏支队25车130人已抵达灾区。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已出动400人赶赴灾区救援,森林训练大队、青海森林机动队伍共500人已做好增援准备。此外,应急管理部还调派工程抢险、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60余人赶赴灾区参加救援。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就地投入抢险救援。
截至19日5时30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1168人、214车、11犬在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已排查5个乡镇、15个村受损房屋共504户,营救被困人员38人,疏散群众182人。
19支386人医疗救护队伍赶赴地震灾区
12月19日,甘肃各级医疗机构已派出救援队伍19支386人抵达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健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成立抗震救灾省、州、县医疗救援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信息发布、伤员转运、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水质监测、心理疏导、物资保障等8个工作小组,省、州、县医疗救援力量混合编组,扁平化调度指挥,全面开展伤员搜救、转运、救治工作。当地已在乡镇卫生院设立救治点,在州级和各县医院设立绿色通道,及时分类处置伤员,轻伤人员就地就近治疗,重伤人员转移至州县医院接受救治。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2亿元资金
支持救灾工作
12月1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甘肃、青海两省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两省做好地震灾害救灾工作,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做好地震保险理赔服务等工作
12月19日,地震发生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应急调度有关工作,决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统筹指导属地监管局、财险公司、人身险公司、银行业机构等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保险理赔服务等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受灾地区相关支持力度,及时恢复当地基础金融服务。督促当地银行业保险业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施救,严防次生灾害。
抢 险
灾区主干网电路已全部恢复供电
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截至19日18时30分,积石山县地震灾区受损主干网电路已全部恢复供电,全县电力供应平稳。
地震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省、州、县三级指挥中心人员迅速到岗到位,累计派出22支应急抢修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抢险。目前,2条35千伏线路已全部恢复送电,15条10千伏线路主线恢复,打通了全县供电主干网。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排查受损居民家用线路及时抢修,确保受灾群众用电正常。
紧急封闭铁路线路逐步恢复
为确保客货列车在管内的运行安全,中国铁路集团兰州局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扣停客货列车。该局共计出动工务、电务、供电、房建单位人员3200多人,出动轨道车130余台全力排查5条高铁10条普速131个运行区间、1967公里线路行车设备,经全面排查消除隐患后,于2时45分逐步恢复开通客货列车。
寄宿制学校学生已全部有序疏散
并妥善安置
12月19日,甘肃省教育厅立即作出应急响应,成立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临夏州教育局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学校进行全面摸排。目前在校寄宿师生无伤亡情况。
积石山县共摸排学校243所,学生4.8万余名;临夏州共摸排学校2048所、学生49.8万余名。积石山县内寄宿制学校学生已全部有序疏散并进行了妥善安置。
现场直击
寒夜里的生命守护
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气温已降到零下十多摄氏度,许多居民已入眠。23时59分,一场6.2级地震突然袭来,全县百姓在严寒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
19日凌晨,记者从甘肃省兰州市出发,兵分两路赶赴灾区。在前往灾区的路上,一辆辆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的车辆从甘肃多地驶出。在临夏州州府所在地通往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高速公路上,警灯闪烁,警笛呼啸,一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正在急速进行。
经过3个多小时的“夜行军”和“急行军”,记者抵达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家镇坐落在黄河岸边,是甘青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
19日3时许,记者在大河家镇陈家村看到,地震造成电力中断,整个小镇漆黑一片。在部分路段,电线因强震而垂落在地上,部分房屋倒塌,碎玻璃、砖头、石块散落到街道上。村民们被疏散到相对开阔的地方,数十辆应急救援车辆和救护车正在救援。
一夜余震不断,天气严寒、呵气成冰。在大河家镇,为了群众安全,镇里、村里组织大家在户外生火取暖。
在大河家镇四堡子卫生院,记者见到医护人员正在为群众包扎处理伤口,自发前来救援的出租车司机将需要转移的受伤群众送往积石山县人民医院、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救援现场,一些村民合力将受重伤的群众抬上救护车。
出租车司机马达吾德凌晨2时就出发赶往受灾较为严重的陈家村,他给记者展示手机上出租车微信群中闪烁不断的需求消息:“有没有空车,这会快到陈家村,接受伤群众。”底下跟随着十多条“收到”,出租车司机纷纷当起志愿者。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互相鼓励、帮助。
大河家中学高二学生马世俊从宿舍跑了出来,他光着脚连外套也没来得及穿。楼道上满是掉落的墙皮。他说,地震发生后,学校老师立即组织学生到操场避险,清点人数,并找来了衣服和鞋子让他们穿上。
位于大河村的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用作临时救助点,全院140多名医护人员4时许均已到位,他们在医院门前集中照顾受伤群众。
医护人员中有的家里房屋在强震中倒塌,有的还未与亲人联系上,便投入救援。“我家里7间房屋全部被震倒了。”医护人员石丽珍抹着泪,将冻出冰碴的盐水塞进被褥里解冻。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马渊俊介绍,住院部大楼在震后出现严重裂缝,他组织医护人员,冒着余震危险,将医疗物资紧急从仓库中搬运出来,并在路边用被褥搭建起床铺,紧急救治受伤群众。“生命是最重要的,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目前,这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还在持续,甘肃各方力量紧急驰援积石山县。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