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马 军 文/图
他半路出家,本是干泥瓦活的双手如今却能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草图案,再经高温烙刻在葫芦上。经过7年学习,家住大武口区星海镇祥河村的肢体一级残疾人闫发达如今已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葫芦烙画师傅。这门技艺让他对生活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闫发达说:“虽然我站不起来,但我的手还能动弹。”
12年前,闫发达在一次外出揽活时,因意外导致双腿截瘫。“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妻子也没有固定工作,未来的日子怎么过?”手术后,面对再也无法站起来的事实,闫发达仿佛被人打了一记闷棍,自此少言寡语,闷闷不乐。闫发达回忆,那段日子只能靠妻子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自己似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在他最困苦无助的时候,当地残联组织了一次公益技能培训。正是这次培训,改变了闫发达的人生轨迹。
培训班上,老师耐心讲解,经过手把手的示范培训,闫发达发现自己对葫芦烙画制作工艺很感兴趣,也有点天赋。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经人介绍,闫发达拜吴忠市葫芦烙画民间工艺美术老师马季为师,马季给他寄来了很多大小不一的葫芦,供他练手。没有绘画基础,闫发达就根据葫芦的形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图案,用复写纸把图案描画出来,再复印到葫芦上。刚开始烙画时,手指经常被烙铁烫出一个又一个水泡。时间一长,练习次数多了,闫发达的手越来越灵巧。经过钻研,闫发达制作的葫芦艺术品越来越精致。2022年,他制作的葫芦烙画《无题》获得了石嘴山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手工作品大赛二等奖。在村民和残联工作人员的口口相传下,闫发达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葫芦烙画师傅。他的作品被马季放到网上后吸引了不少买家,凭借着这门手艺,闫发达有了收入。闫发达说:“拿到第一笔收入的时候,我不禁眼睛湿润,我才觉得自己能行!”
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闫发达也再次鼓起了改变生活现状的勇气。今年,在自治区、石嘴山市和大武口区残联的帮助下,闫发达有了一辆价值近2万元的站立式电动轮椅,残联还为他家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安装了扶手、低水位水龙头等,闫发达可以自如地乘坐轮椅出入,还能烧水做饭。妻子李海梅说:“家里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让他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给娃做饭、干家务,我出去打零工也省了不少心。”
谈及以后的日子,闫发达充满期盼:“我要再种上几亩葫芦,努力创作更多的好作品,也要教别人学习这门手艺,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