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法庭一笔一笔把账给我们厘清了,让人心服口服,这就把欠款转账过去!”近日,一起被告远在江苏省盐城市的合同纠纷,通过商事“共享法庭”诉前调解“隔空”化解,得到了原被告双方的一致认可。
在原告宁夏某商贸公司与被告江苏某鞋服公司合同纠纷一案中,因被告公司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省盐城市,经被告申请,商事“共享法庭”组织双方通过“云上”法庭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治指导员了解到被告系当地知名大型企业,具有一定影响力,于是以诚信经营维护企业形象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说理,被告也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庭调解工作。
在随后长达6个小时的调解过程中,法治指导员对双方之间的经济往来进行详细核对,协调双方的票据开具等工作,厘清了原被告之间原本混乱的账目。最终,经过原被告的核对,双方一致认可法庭调解的数额,被告随即向原告网上银行转账支付35万元,原告当庭撤回诉讼,该案调解履行一气呵成。次日,被告公司将一面“江苏企业传诚信 商事共享法庭重营商”的锦旗寄送至法庭表示感谢。
截至目前,商事“共享法庭”通过网上调解、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等方式线上化解纠纷124件;诉前即时清结案件数82件,履行到位标的700余万元;执前清结案件23件,履行到位标的1700余万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通过理念升级、技术赋能、制度创新,全面提升司法质效,全力推进商事纠纷‘一站式’实质性化解,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司法的高效、权威、便利。”兴庆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