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推进“双优”建设 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

——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着力培养高素质“能工巧匠”

本报记者 梁 静

日前,在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临床护理的实训基地,老师正耐心细致地给学生示范如何正确穿脱隔离衣。临床护理班学生喜套文告诉记者,自己非常看好临床护理专业,对他来说这个专业很有优势。

近年来,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积极推进“优质学校、优质专业”建设,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重点产业,校企合作共同打造核心课程、培养高水平教师团队,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技能学习和实践训练,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

喜套文说:“临床护理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课程分为理论和实操两种方式。比如,如何测量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等技能,以后就业,护理专业对于男生来说还是很吃香的。”

据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田立宁介绍,学校现有供用电技术、光伏技术、平面设计、焊接技术、汽车维修、医学护理等九个实训中心,有110个实训室,实训设备涵盖现有20个专业,能够满足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职教中心还以创建“双优”为目标开设特色专业,建成供用电技术、康复护理等3个专业群,其中供用电技术、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为自治区“双优”专业。采用中高职“3+2”衔接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培养过程、课程教学体现工学结合、规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教中心还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通过开展钢琴、书法、合唱、摄影等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

“我是幼儿保育专业的,由于专业和个人喜好的原因,我选择了钢琴社团。老师在课上讲得很详细,课余时间我也会多练习钢琴。”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白娟说。

为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相统一,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职教中心还采用“订单培育+定向输出”方式,分别与宁夏北立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宁夏骅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英华(深圳)国际幼儿教育有限公司等自治区内外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实现了区内不同行业的全覆盖、校内不同专业的全覆盖。

职教中心还遴选部分条件好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引导企业技术骨干组建“师带徒”对子320多个,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为学生搭建高质量就业“直通车”,累计培养合格技能人才3万余人。职教中心创新推行“一个外聘专家指导、一个项目支撑、一所院校帮扶、一家企业共建、打造一个品牌专业”的“五个一”产教融合模式,职教中心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快车道,近年来学生高职录取率和就业率分别高达98%和96.4%。

“作为青铜峡市唯一一所职业学校,我校将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增强服务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和青铜峡市‘5+5+N’产业的适应性,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青铜峡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职教中心校长雷振清说。

--> 2023-12-12 ——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着力培养高素质“能工巧匠”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8612.html 1 推进“双优”建设 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