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葡萄“串”起富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在红寺堡酒庄,游客参观了解葡萄酒文化。

在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葡萄大棚内,工作人员给葡萄套袋防虫。

在利通区白寺滩村大青葡萄采摘园,村民打包装盒葡萄。

本报记者 单 瑞 文/图

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都是构建宁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伏国军提交《关于文化赋能宁夏葡萄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议从深挖文化内涵,盘活产业资源等方面着手,推动宁夏葡萄旅游产业新发展。近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答复。

如何深层次挖掘酒庄的独特文化及葡萄酒文化?答复介绍,我区积极梳理好葡萄酒文化基础开展中国及宁夏葡萄酒文化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整理中国及宁夏葡萄酒栽培、种植、酿造及文化传播史,并重点展现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成就和文化积淀。组织专家团队立项研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对中国葡萄酒文化、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深入调研,形成成果,为产区内各酒庄(企业)讲述中国葡萄酒文化、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提供权威文本和典型示范。统筹协调线上和线下、内宣和外宣、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媒体资源,组织实施全媒体、深层次、多视角、高强度的系列宣传报道,实现传播覆盖广泛、内外影响力大的宣传效果。

在推动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启动编制《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整合全区已建成116个酒庄、56家国家A级景区、4家省级度假区、13家全国重点文保单位、8个特色小镇、3个休闲街区,以及6个中国美丽乡村、1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0个宁夏特色旅游村、5个宁夏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资源,力求通过五大层级、二十大酒文旅融合模式、二十大酒文旅创新业态,全面推动酒文旅深度融合、催化裂变,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中国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的“宁夏样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紫色示范”。

“我们还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产品为抓手,围绕亲子采摘、研学体验、自酿酒体验、品鉴休闲等活动方式,加快完善葡萄酒文化旅游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支持闽宁镇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餐饮、住宿等接待服务设施等。”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拓展葡萄酒+教育、文旅、体育、康养、休闲、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完善葡萄酒精品旅游线路和基础配套设施,扩大“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 2023-12-12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8596.html 1 葡萄“串”起富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enpproperty-->